|

楼主 |
发表于 2011-5-11 15: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9月,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医学会(HIVMA)发布了HIV感染患者初级诊疗指南。该指南旨在替代2004年版指南,向临床医师及具HIV感染风险者提供最新的循证医学信息。
; z) J0 w$ s1 Y9 [4 y4 z6 K2 R. i6 `, \2 r( G/ y
新指南所讨论的问题包括HIV感染的传播、诊断、风险筛查、管理(尤其是女性和儿童患者)和医疗服务的依从性5个方面,共涉及9个临床问题。1 a, c, J( t; f% }
2 i& K6 h$ R+ H! B$ O! S- z 本报特邀北京协和医院艾滋病(AIDS)诊疗中心李太生教授等对新指南进行了翻译与审校,现摘编部分核心内容分三期陆续刊出。 3 H' `$ g; P4 d2 _+ ^
8 q# d. Y) V: g" z, H! M% A* ^
1>HIV感染的最佳诊断方法是什么?
+ q1 P! N$ ~2 C s; w; F+ n* x+ m7 U; A* v% ^
1.应使用快速HIV试验或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HIV-1型感染,并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或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确诊(A-I)。
* @6 ^/ r- C* H1 {2 R
' T. U1 c o: d 2>HIV感染患者的恰当风险筛查有哪些?
- P8 A, n8 ^8 B; ~
" h9 h4 i( X, l: Q( [) E% P 2.持续高风险行为不仅暗示患者的健康状况,还提示患者有将HIV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因此在每次HIV感染者就医时,医护人员均应对其进行高风险行为筛查(A-Ⅱ)。$ ]7 ?) |# i6 k8 e$ ]
. v6 L) R' h% U4 |
3.在每次就诊时,患者还应接受性传播疾病(STD)相关症状筛查(A-Ⅰ)。) R5 A8 X" a( z
) v* J1 v4 m" b7 H( A3 C6 v4 R# H 行为干预
7 R! c0 z/ x. l+ {: O) M
& ?% W" N; l+ M5 h) q2 v7 j, D 4.无论高风险行为是由患者报告还是由医护人员发现,在患者就诊时,医疗机构均应向其提供可降低HIV传播风险的常识。这些信息可由医护人员、医疗机构中的其他人员或患者教育材料(如小册子、海报和视频)提供(A-Ⅲ)。
9 C. G! J: }3 i. ]: d5 i
. D6 t. o4 z, E, x( S3 @1 |( j( K 5.对报告有持续高风险行为或有STD症状或体征的患者,简单明了的信息至关重要。在任何情况下,医护人员均应为上述人群提供简短的辅导。一般而言,可提供较多治疗干预的计划应纳入所有具危险行为者(A-Ⅰ)。
% M1 m) R- Q# O m: i9 B% o5 A/ T" _1 c
3>HIV感染患者须进行哪些初始评估和实验室检查?1 l5 p7 ^8 ~' U- S" b, _
1 n# t+ v: l% \- A
6.所有接受初始治疗的患者均应接受以下各项检查,即完整的既往和现病史、查体、用药史、社会史、家族史及包括HIV相关信息在内的系统回顾(A-Ⅲ)。
# ?' T; o* m9 s( I. l! P k- e' r, p( \7 s0 n# L! [. A3 R V
7.通过直接询问或有效的筛查工具,医护人员还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抑郁和家庭暴力(B-Ⅲ)。2 R3 @; ?# m2 n* P) J$ e! B" Y
4 N* N' a& H' s7 k. c3 x+ X
HIV疾病检测
4 W) U- D) [6 X( l& Y% m- ~4 G! p( Q$ m
HIV血清学检测' K# z# B G6 v4 t h) B o
- L5 \& D% M% N* \2 @ 8.无HIV血清学检测记录或匿名检测的患者,应在初诊时进行HIV血清学检测(A-Ⅲ)。
, N5 L# o: d. K! W$ h# k1 ]: H5 B5 u
" Z' U s: G6 w2 O 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其百分数. j A9 R) g1 [
. J- S8 N+ E' S+ l2 ^/ L) s* R
9.应在初诊时测定患者CD4+细胞计数及其百分比(A-Ⅰ)。
7 h- r2 A$ ~' u0 i& f& Z4 A5 D. w2 G+ R) \# v
10.医护人员和患者应知晓,CD4+细胞计数变异较大(疾病急性期尤其如此)。有专家推荐,在起始治疗前,应进行两次基准检测(C-Ⅲ)。' q) r& f& d$ n; Z
! z" C8 q7 A. t m" ]* |
11.在制定临床决策时,不应参考CD8+细胞计数及CD4+与CD8+细胞比值情况(B-Ⅲ)。* A _* m5 N* w' C) D
. g- N1 G3 ~8 ~5 a* l4 ` 血浆HIVRNA水平) w, u" {2 ]' {
7 Q- {) |3 Q3 d. C3 d: Q 12.在起始治疗前,应进行HIVRNA定量测定(病毒载量)(A-Ⅰ)。
' S3 i" O S" e8 J/ \. @. J5 F4 _) _# z
HIV耐药性测定
- _% U% ?% s( N8 ^7 y
5 f4 n$ v" z* n! f3 g3 e" M+ z. m 13.由于耐药病毒可在患者间传播,在起始治疗时,所有患者均应进行病毒耐药性评估及HIV基因型检测(A-Ⅲ)。由于存在重复感染的可能性,对于治疗被推迟的患者,在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应再次重复上述检测(C-Ⅲ)。% \/ f' [8 G, ~3 m8 L
. [" t; D3 y1 L' x8 | 14.即使治疗被延迟数年,耐药性基线测定结果对指导治疗仍可能有益(B-Ⅲ)。/ ]$ ^6 T; Z" z0 P9 z; n
7 j) |- g# p5 [0 C7 [ 15.耐药性检测也适用于抗病毒治疗失败(virologicfailure)的患者,可作为调整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依据。(A-Ⅱ)。
H1 o- ?8 w O3 [
. G5 m, c. c# q2 B4 S 复合受体嗜病毒性测定
9 U- R- z; b% r7 z# p/ s
9 Y- k- c2 ~2 C: R7 v8 i+ P4 m 16.在使用CCR5拮抗剂类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应进行嗜病毒性检测(A-Ⅱ)。
/ e7 M _' |- z- D& l o# ^
w. V W3 u" c# c 试验安全性检测' i! H8 h/ ~# F3 C
8 j, W/ w' P4 a3 }, D9 e% a, L 全血计数与化学测定# q+ y- i2 D9 ~* m; `
3 o! ?7 \- v5 W& W, k% I$ ~1 ~8 C
17.在起始治疗前,应进行全血及分类白细胞计数和化学测定(A-Ⅲ)。
4 F# i2 n: }4 B$ |1 N0 c$ ?5 F5 ]8 T( U7 O. L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
* k6 W0 P; T1 ^( o+ F0 y7 g
* i8 `% z7 T4 V' [: Y8 i 18.在开始治疗或使用氧化剂类药物前,对存有种族或人种缺陷倾向的患者,应进行G6PD缺陷定性筛查(B-Ⅲ)。
e( d/ c) [0 {& B# _! x) f `8 M3 ^+ G
空腹血脂检测
$ n; F! d" P* o! N+ l) H: F; i* o. s6 s1 y( G3 j1 U
19.由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与许多抗逆转录病毒药物、HIV感染及宿主因素相关,因此在起始治疗前应进行空腹血脂测定。3 C" g* X4 X& h; g! u, i8 W' M- L, C
; w- r- z V; o* H
特别修订(增加)内容
* y+ b8 ^# h4 G @! m: o
! B0 j0 \& V* \/ v" J+ {9 u 增加了HIV诊断检测方法。
1 h% b& @: B- ]: t) O+ N
' s% g9 P$ D) ?0 V 不论是否将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所有HIV感染患者均应接受耐药性基因基线检测(A-Ⅲ)。
: h: a, b2 f+ s5 ?8 G& a9 O9 V$ M; J
* t7 @1 l& h3 U: p2 n 当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血清阴性及无水痘或带状疱疹病史的患者,应在96小时内使用VZV免疫球蛋白以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A-Ⅲ)。
9 w5 K: O4 T# h( W
7 y) j! r( z' m+ S% y 当VZV血清阴性HIV感染者的年龄>8岁且CD4+细胞计数>200个/mm3(C-Ⅲ)或1~8岁且CD4+细胞百分数≥15%时,可考虑进行水痘疫苗初种(B-Ⅱ)。+ o% p0 }# S0 j" J# S, V: q
* M+ k/ N$ x7 ^9 A; W) c 当梅毒患者出现神经或眼部体征或症状、处于活跃的三期或治疗失败时,应进行脑脊液(CSF)检查。推荐晚期潜伏梅毒HIV感染患者(包括梅毒病程未知者)也进行CSF检查(A-Ⅱ)。
5 [( g: p! k2 p
6 X' `+ T; p. o. m. B2 o. ` 为减少超敏反应发生风险,应在阿巴卡韦治疗前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5701检测(A-Ⅰ)。不使用阿巴卡韦治疗HLA-B*5701单倍体阳性的患者(A-Ⅱ)。
2 P& p: c# ?4 q, Q
) n9 |/ y2 i- B* d" e 由于HIV相关肾病发生风险增加,应对HIV感染患者(尤其是黑人患者)进行基础尿检并计算其肌酐清除率(B-Ⅱ)。
( P! D& h8 ^) n6 `, j) @7 V! q$ a& z- r! y
在使用替诺福韦或印地那韦等具潜在肾毒性药物前,应对患者进行尿检并计算其肌酐清除率(B-Ⅱ)。( \! n0 u* L& O$ o" I3 G4 V
5 K3 x' Y2 U$ l
在使用趋化因子受体(CCR)-5拮抗剂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前,应进行嗜病毒性检测(A-Ⅱ)。
1 `8 z2 n) q5 j* I* R, S8 Q+ t: T) G1 {3 i) ^$ S% X
医护人员应对年龄在40~49岁间的女性患者进行定期乳腺癌风险评估,并告知进行乳腺X线透视筛查的潜在益处和风险(B-Ⅱ)。3 a, R- [ v7 n' D% I
# z" K2 V4 `3 ^- X G' X
由于激素替代治疗与乳腺癌、心血管疾病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因而现已不推荐使用(A-Ⅰ)。但当患者出现严重更年期症状(如血管舒缩症状或阴道干燥)时,可考虑以最低有效剂量、限期治疗(B-Ⅱ)。, S- ~* a( ~7 J; M
4 c9 B1 j/ m/ d1 {$ J: u, {. l 在强调药物依从性的同时,亦应重视患者对其他诊疗服务的依从性(B-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