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整在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 ~+ f' M$ W0 ~! i0 l9 S% J9 N6 B: X1 D j7 T
卫生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卫生法,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卫生法律。广义的卫生法,除包括狭义的卫生法律外,还包括授权的其他国家机关所制定和颁布的卫生法规、规章,以及宪法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有关卫生的条款和规定5 @+ l: [# b" n% {! F6 Q3 q. S
* [: p% Q0 X7 t8 g' S, g' C3 I2、卫生法的调整对象" \! I; b. c5 @: _7 H
7 r3 k6 N0 f. x(1)、卫生组织关系。
$ n N4 q- \/ O" n% X0 U(2)、卫生管理关系
" F9 s T% F- \) ` u4 P' p4 P(3)、卫生服务关系+ C2 o. d( x4 r
4 P3 _5 E$ ^. @+ a+ S(4)、国际卫生关系. G# _7 u2 `, B) R' s9 d$ R* Z, @# Z
/ T: I! [3 T0 ~卫生行政法规( d: ]# k$ k9 t+ X7 x! L0 n
# Z' }4 W- |1 n. {: H 卫生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有关卫生方面的专门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低于卫生法律。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 C U5 s! s$ q3 h R# ]1 v) }. ?
3、卫生法律关系主体; s. V$ f6 _1 V9 \& v4 Z( M& U, N( P6 z0 T
当事人,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单数主体,多数主体。法律主体分自然人和法人两大类。行为能力分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3 z% K7 [& K8 Z4 Q0 r8 r6 J2 ]
卫生法律主体分; j/ Y; Y7 ~/ z/ V* z
卫生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然人(公民)。$ N/ m. W6 \1 J: o
5 c% S' w# D$ Y8 K0 @9 t4、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0 R3 N; x1 d& F+ T0 J$ o/ t0 ^6 r1 B B' r: Z
公民的生命健康利益、行为、物、人身、智力成果( X7 P9 m* b0 s+ y! I3 G& _
1 i& t4 }! }; ~4 B2 c5、卫生违法必须符合的条件
" g }! C4 d d+ p b Z C(一)、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它有二种基本表现形式:不作为和作为。' f/ |, M' v( _0 |) _ d
(二)、卫生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侵害了卫生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V" |! K; a2 n. ?! G
(三)、违法行为主体在主观方面必须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n% E6 m7 |( {3 [$ a0 U2 _6 F* P; |2 y& a3 @. ^& P
(四)、卫生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 " @; Q: @) N" Z- @, i
- }) W! U+ j" V, B# M: F9 o! _8 R7、卫生法律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等 z3 ^) e Y% y, R
$ u! J, H8 n# a1 o/ A6 t8、行政处分主要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八种。
# m& Y# H) ?: j; y* K# \9、我国的立法体系:6 ?+ Y% W- d4 e8 t( T
横向结构:大体由七个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组成,即疾病防治法、公共卫生法、医政管理法、药政管理法、医疗保健法、医疗保险法和其他综合法(如图)。每一类法律又可以有亚分类,每一个亚分类由若干个具体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章及地方性法规组成。
7 f3 L( P2 i2 v( c: S3 w( y" k" f7 Y, Z
中国的立法体系
' g) k" v ?5 R: P ‖4 P( L3 U! _8 }0 ^1 \' Q
~* W: P. N* x* l0 n 宪法
6 ^0 i5 ^8 n! j, X ‖6 ^5 S7 }# D' O& Z1 f A( {: _4 ]+ ?7 y+ g9 F& P
卫生立法体系4 w0 z2 N: g8 k+ d/ G
疾病防治法——公共卫生法——医政管理法——药政管理法——医疗保健法——医疗保险法——其他综合法) q; w7 ?" z+ |6 v! f
; r9 R, h& p: u卫生立法体系的层次:2 c, ^ \0 i- ~
9 ~7 \6 \, Z/ A" G& [第一层次:《宪法》第二十一条(卫生立法的宪法基础)% _3 s1 t8 J& y, V) G
* Q4 }" _" E3 A! T第二层次:卫生法(卫生立法总纲,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的卫生法典)与卫生有关的民法、刑法部门的规定6 Z) l- T9 @) W( O6 J' b
( U, T4 p# P' X- \ [第三层次:卫生法律(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医政、药政、基层卫生保健与妇幼卫生、工业与环境卫生、组织机构)) L1 u+ F0 m. j9 w4 ^9 T/ V" G9 i/ q" U
第四层次:卫生行政法规(内容更加具体而详细)
6 F; y, Y, q9 Q/ M+ d第五层次:卫生行政规章(内容更加具体而详细)
0 j+ I5 w. s4 ~: n. M2 v第六层次:地方性卫生法规(内容更加具体而详细)
! B4 q2 o" D7 Z; @# R. }10、可以授权的组织:" C6 K0 |& e' V8 @- x+ a' `0 B* p4 O, ^( p! b, h8 v; x
(一)、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如各种行业协会;- g* F- R2 h) s+ s. [
( l; {/ _7 z# Q/ d( Z" O" U (二)、企事业组织3 ?) ^1 B. L ^# }# u8 g# p8 _: v2 q l0 @. c0 r" U4 v
(三)、各种技术检验、鉴定机构。 r5 {) v* Z4 X9 @4 k
11、羁束行为:凡卫生法律法规对行政行为的内容、形式、程序、范围、手段等都作详细而明确规定的执法行为称之,即行政行为不能带有随意性。
( F' T% O4 J3 x5 E- K* I12、自由裁量行为:指卫生法律法规对行政行为的内容、程序、范围、手段等留有一定的余地或幅度,或没有明确规定,由执法机关和人员按实际情况采取的执法行为称之。/ `. s; c* H8 i6 ~+ p( y
; G* c' d" e4 T4 S13、听证程序:指对责令停产停业、或吊销有关许可证或执照及较大数额罚款等处罚决定之前,应告之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组织听证,且听证人不负责听证费用。其程序如下7 Z7 g2 h& V; E' M" J' a3 E
3 H, b0 L/ q1 y x3 [2 O (一)、当事人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听证8 M. m# c0 O. ~" x# s( p7 U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会前七日内,告知当事人时间和地点;( s- }2 r9 i* d6 Y) A) w) B
(三)、除国家机密、个人隐私,都应公开举行; r5 B$ L9 T6 @; [
(四)、听证主持人由行政机关指定与本案无关的人员主持8 g( B+ S* F) l9 G( `! B1 E; y f Q+ [- `. p3 u
(五)、当事人可亲自参加听政,也可以委托1-2人代理" h) Z3 B6 b9 K* n. R0 [ M' v7 M9 n6 h# {
(六)、听证时,由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处罚建议
) T+ ?$ g$ ?6 G& Y. f+ {3 j (七)、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 j P% E* d. e7 H/ ~ (八)、制作听证笔录,笔录经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听证结束后,行政再作出处罚决定。5 v1 [. J2 l m$ r6 d7 O, f5 f K* a% p; ]6 b! a7 {
14、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
W2 ]) [, ]/ v5 Y是指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必须同时具备行政复议法和其它法律所规定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 B6 a' g% ? J8 s6 d(一)、复议申请人应当是认为具体卫生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 \& _: g8 }8 t/ Y/ Q
1 a2 Y) W1 l9 {7 ? ~. R(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6 y; t4 r6 J* V
6 Z! q( I* m% @+ Q# f(三)、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0 ?+ w- N& m/ B% P9 R
(四)、属于申请复议的范围
; A$ x: M! N* s/ s(五)、行政复议不得与行政诉讼冲突! L' [" Q- ?, Q) G6 C; `8 R. w
$ U, ^# D7 V4 N* K8 m2 `' R1 M(六)符合卫生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
* p! _" e/ P7 r1 x6 m4 k6 x15、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
1 G, M! \' ?* B K& c" u# S自《行政复议法》1999年10月1日颁布后,卫生行政复议的法定申请期限为60天
& z3 t. O9 W% g2 Z, v16、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和区别:
1 u ]/ e: H8 R5 K' @8 R6 s' Q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为了解决行政争议,维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并监督卫生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制度。虽然两者目的相同或相近,但也有区别( v* A5 `* b* E* [, Z# ^2 L. f: ?3 Z) |8 G4 E+ X, @6 N
(一)、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是司法行为! s" U6 t2 h X+ |: [
(二)、处理争议的程序和工作方式不同,行政复议适用行政程序,行政诉讼适用司法程序;
, G% ^+ W' N9 i0 F(三)、法律后果不一样,行政复议一般实行一次性审结制度,行政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度;; s1 a9 A; [* L5 l9 C% \* r% N5 @ M/ @ K. U% F8 o
(四)、审查力度不同,行政复议的审查包括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都要审查,而行政诉讼则主要审查其合法性;- E1 g/ ]4 m$ K9 F6 q2 _3 M4 f i0 W, O3 Q8 O' O' \
(五)、审查的依据也有差别,行政复议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定,而行政诉讼的审理依据主要为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仅作参照。/ C4 C/ C+ {! G; ]' e
同一行政争议,不能同时适用这两种不同的制度。《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规定,对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与此相反,若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且人民法院受理的,则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7 u2 \# @) F/ v0 K+ t# ]17、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 G7 e* h% b# _: M
采用被告所在地原则(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卫生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x( O* C, _4 e6 X Y7 e+ |
, |" i7 Q4 U, x, h6 x18、卫生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o' l. C; a$ Q; }' f8 \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做出该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否则就要负败诉责任,这在诉讼中就表现为“举证责任倒置”,这也是行政诉讼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所以称其为“举证责任倒置”,是因为,民事诉讼是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当事人提出一个什么样的主张或事实,就必须向法院提供证明这种主张或事实的证据,否则就得不到法院的支持。而在行政诉讼中,由于行政诉讼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又是由被告行政机关做出的,被告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应在有充分确凿证据的基础上,所以具有举证之便利条件。而作为行政行为相对人的原告很难认识和了解相关证据,要其自己举证证明自己受到的损害及损害程度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处于很难举证甚至无法举证的地步,不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 X3 a/ D' ?, Z" x1 k; A3 Z9 C0 y
19、卫生行政诉讼起诉期限:' {8 @7 b4 q/ \ m' @1 l, n( E* j$ B b- {) p0 P5 o3 z. ^( Z
(1)、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15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6 h4 F$ ]9 x8 U/ @5 q) S+ R5 |(2)、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y# S7 g" K3 f1 z3 k% u) O+ B. U3 c2 \' B, }* n
(3)、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知道做出具体卫生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r- G }0 \8 k' k6 k: C: c {# J+ A8 g" n& {' w% S7 m X, l7 D
(4)、卫生行政相对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并由人民法院决定8 {0 J% m6 N" d& f* i0 _5 | Z( X( K+ w" \
20、卫生行政诉讼起诉条件* z9 F7 G$ \: |7 l) ~9 Z4 Y* d! n Y% p5 R. _ p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 Q5 s" F; g4 l F& S8 C
(2)、有明确的被告;" Z- R/ h. F% A& Q, W6 B
2 v* y+ r) e9 ~. n$ H% A, `& e(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 P1 F* q3 P- c, H7 W; G) s: l' b6 E
- M1 q- H) b1 Q2 m5 d(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n7 p6 u+ K5 ?3 C" t7 A21、卫生行政诉讼的第二审判决:& G( r- v( U0 v1 K
0 @1 Q: @( u N% Z2 I二审判决是指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所做出的包括在审判监督程序中适用二审程序对案件重新做出的判决。1 s7 N5 |8 b* t7 y3 y3 P& U8 h$ l. s% m8 m, t8 k. {2 K2 i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故第二审判决又称终审判决。第二审判决一经宣判或兼送达法律文书,案件即可终结,判决就具有法律效力。
% B7 @+ |- q& W( b& p, L. {第二审判决的种类有:8 C. T/ M* o W: ]3 X
( F. M' g* A* _(1)、维持原判;, j( r0 p& u, W' @; C4 W; D
(2)、依法改& _ r; {% f) u, z1 {0 ?4 Q( y
(3)、撤销原判,发回重, M7 M% b- b0 X" c t
! ^- |7 x0 P6 Q9 c22、医师资格考试为:% D$ s- H/ {& T+ P6 \6 r
! s; q; z* V; ~" Q+ ?3 C* b# u) Q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F7 P1 H; r# Z, s6 n: {9 ^ Z1 Y4 K3 Z; z9 s e5 b+ l
23、申请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7 |- ?' E3 i! o6 D1 _ O( D# U7 {$ o) b y/ j- A4 f$ e) [
(1)、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试用满一年的;% B' W: B& B# R4 ~4 a
(2)、取得助理执业医师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以上学历,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试用满二年的;
7 z( _ K5 |0 p m2 s! _4 u; y i(3)、取得助理执业医师证书后,具有中等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5 Z( x8 _' A- F4 V+ ?: p* a) R8 H% K/ t, U; g, _- j W& m& G
申请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试用满一年的。) B* A" L0 j% ^* { F; A8 }. S c4 P8 l. p
24、不予注册医师的规定8 j$ t! ^6 z8 s, K: q* ]# P9 r4 A6 R2 Z' E: c" {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b! o4 p: w: K# Y7 A! ?3 O' w
' p% Y; W- l7 B m# f0 n: O4 {(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 J8 L4 w) j% _. ?4 R
4 d# M8 q5 X: O# l% W, d(3)、在执业活动中,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自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u3 Z3 {: {+ u# i4 G; z
(4)、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s6 @4 y# ?* Y* H9 W' _1 V. t2 e$ I% e C5 ^& Y
24、注销医师注册的规定:
9 G6 w- z6 B$ m" p9 O+ W(1)、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A8 M4 F- k+ k) v. q9 d2 `9 ~3 g1 j2 X+ C1 R
(2)、受刑事处罚的 E; G! K+ \) I! f2 o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 Z# h; c- G z& t4 U/ F8 s3 y' K0 y* z
(4)、因参加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试仍不合格的 ! @! i# e, z; u& G( c
(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4 k+ @- S- v: ]3 \+ c: G3 F9 t, C
(6)、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c4 K, a6 C! Z$ |
25、医师的执业规则8 O! f' t. B$ E" V0 _( j1 S
/ l% n. d1 m1 A; q' k(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得出具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o1 Z9 z1 Z, M, k
(2)、对危急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1 Y2 n# ^$ [8 W7 h2 x0 i2 l I
) @. T3 F. I) E% |' X8 P6 O! v(3)、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 u! Y H; C6 t* }( m! ](4)、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同意1 c: Q+ z# c2 b
( A" F9 X A4 z( X+ }) V$ u$ R(5)、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不正当利益。2 I* ~5 b( n& L7 [2 e4 f
/ p! l- Q* c3 ^, B' L3 @. P( d(6)、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 ^4 t0 ]2 |
(7)、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发现传染病疫情、或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发现非正常死亡时,都应当及时向所在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 g. f7 x! i2 K$ ?7 w( A26、护士执业注册:) B! S4 P3 `, P6 y4 C% v! n& F% d/ U
获得《护士执业证书》者,方可申请护士执业注册。注册机关为执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首次申请护士注册必须填写《护士注册申请表》,缴纳注册费,并向注册机关缴验:" ^9 c6 u- A- j5 L- D( ^; I! ~" {
) @: G5 s# j* y- | e9 a(1)、《护士执业证书》;4 l5 H2 d2 r0 | d, Q& r3 d' M$ l" U) \' @, K+ o
(2)、身份证明;# a) b- o" R1 @1 j t* l/ E5 S; o# b- a$ R* R% s, q3 z) {' p
(3)、健康检查证明
% d' r: R7 b$ x) K(4)、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证明, N8 b4 J5 G3 ]. Q i) |$ w$ `/ p& f$ t/ p' N- d% A3 o# e
护士注册的有效期为二年,可连续注册。中断注册五年以上者,必须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参加临床实践三个月,并向注册机关提交有关证明,方可办理再次注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注册
( V6 T- Y7 S9 U: B. a+ o(1)、服刑期间% |# g& C N* ?$ E1 l( i
(2)、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执行护理业务;8 N1 q, b- t& w/ h0 y
(3)、违反护士管理办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册;" j7 w& \1 ^' I6 L7 _: h
4 X1 V, O+ d8 ?(4)、其他不宜从事护士工作的& p) L; `* i, ~1 t
27、医疗广告管理
9 _4 H) V8 l) u' O1993年1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广告必须真实、健康、科学、准确,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或误导公众,内容仅限于医疗机构名称、诊疗地点、从业医师姓名、技术职称、服务商标、诊疗时间、诊疗科目、诊疗方法、通信方式等6 [2 K3 Y7 Z4 |# X u5 |* @) q
( w% A8 {6 G8 ?( s( K* ^医疗广告中禁止
{& x9 ~( Y0 V7 O E2 r% C: Z) S(1)、有淫秽、迷信、荒诞的语言文字、画面$ X( Z( y9 O4 A+ y7 |! b! L# m j/ b7 U( M, O: r8 I% P7 p
(2)、贬低他人9 V* B% U; ^+ `6 e
(3)、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
9 m$ f, ^/ b: c% c* w2 {8 Z0 O( q& W(4)、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治疗效果: R# B! n+ w1 d4 p& \/ C0 |
" k9 d" T5 Q, x0 s r, } m(5)、利用患者或者其他医学权威机构、人员和医师的名义、形象或者使用其推荐语言进行宣传;7 [8 n) u) r; `* ~' M
(6)、冠以祖传秘方或者名医传授等内容4 e8 I/ ~% @& W6 o
: B; i0 ^. k4 B, [5 f% q(7)、单纯以一般通信方式诊疗疾病8 `& w% b' [# _. K K
7 H8 _- D; a6 }7 E: Q: I9 _: e(8)、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不宜进行广告宣传的诊疗方0 k9 j5 b7 v4 S, K$ n) q, E( U( S+ F, @! U+ l
(9)、违反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等内容。7 @" f: [, v, z/ Q& N: h0 D* ^0 c; ~+ S2 x0 [
医疗广告由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管理,医疗广告专业技术内容的出证者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必须持有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医疗广告证明》,方可进行广告宣传0 N# S B; Z* v0 w F5 N3 ]
28、医学实验动物的应用规定:6 {* ?& I7 V, I/ t. ^
普通实验动物(一级)只能用于教学实验和某些科研工作的预实验。4 d' S" U! E" a: y. r5 p4 i6 l5 f4 ?( D* d2 u! y" y/ ^& S
部级课题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等科研实验必须应用二级以上的实验动物。, X& y d4 M: ~
1 k, \, A. I: A29、(简答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的规定有那些?7 D/ J1 o) G8 S8 l c8 Z9 d7 S8 ?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中小学生不得参加有毒有害作业或者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等组织学生参加的生产劳动,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卫生防护,提供保健待遇,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 |, ]1 Y- Y- }% U1 _30、入出境人员的传染病检疫和检测$ w9 m; O2 D" L( g$ V ^
入出境人员包括入出境的交通员工和旅客。' d' b) U5 N$ [3 H: A
由交通工具负责人集体申报全员健康状况& ?* t) ?* [' G% U; ~" A# ]
检疫人员重点对患病员工实施查验2 n% ^+ @# h+ n
31、传染病几个名词解释* I$ F2 C8 R0 u, i/ b
0 ]* e& W6 h7 \' O$ o, n7 l (一)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3 R3 w, [* A" i. [8 y7 K5 q9 E
(二)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Z& d' r% e8 r _- S& q- k0 W, d5 L+ e2 B6 R( i$ n8 z
(三)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 l/ f/ X4 c- ]- P/ N
9 A; V; n. j+ [/ C; T9 v" ? (四)疫点: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 4 J Q! t7 s5 q' J0 ~3 u; U& H' D
7 m* _# L3 u3 h7 M+ a8 h (五)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 [, }+ }0 a! M& H
(六)人畜共患传染病: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病等。 ,7 [: T7 H8 |, A' [+ o3 y5 y* K0 b
(七)自然疫源地: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 ?6 n$ T# k, M, d& F/ y9 u" }3 B# ~- n! h6 O O; m' ~/ {' m* V1 f
(八)病媒生物: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蚊、蝇、蚤类等。 & I. J9 i8 J3 j8 }; \& Q7 C- e \6 |3 w. W7 @2 O
(九)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 k) R( F9 w( ~0 b* Z% C5 x
(十)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4 g* j: ?, X7 K; ], v% X7 y) i( n& d
(十一)实验室感染:指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接触病原体所致的感染5 ^: t: C$ x$ a
(十二)菌种、毒种:指可能引起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发生的细菌菌种、病毒毒种。
% C" W P; ?% b (十三)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6 E" f4 U& q7 E- X G' y' Z/ G5 b8 S2 ]. N4 U( i, X* |. L# P
(十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4 f- o0 N' A% @9 Z- [* h2 g$ R' o/ ~# O
(十五)医疗机构: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
, ~" E d1 W4 m/ o6 t) D; M 第七十九条 传染病防治中有关食品、药品、血液、水、医疗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管理以及动物防疫和国境卫生检疫,本法未规定的,分别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N$ t/ Z2 A' m8 S" b/ e n! a$ F9 F+ b s8 q+ W
第八十条 本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s/ r! E/ Q1 L6 Z$ ]. v
32、《献血法》颁布时间:1997年12月29日$ K& I C5 i% {7 E2 b( o( G/ w, n l" x. {
33、血站的概念:5 Y# e0 a0 y- F. D( f) Q% V9 ?* T% h. Y! t0 f( S9 @
根据《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的规定,血站是指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制备、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提供血液的公益性卫生机构( r: \3 _) ?- ?+ o' W6 Y, M
- V- Z5 q% g# z( t34、血站的执业许可:! ^' ?/ g- S1 k0 t; [, M0 V, e7 P3 W+ r0 U/ n* a) l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血站执业须分别领取《血站执业许可证》或《中心血库采供血许可证》后方可进行。5 I* C, U5 @" A, ]% e. {& ?1 i
$ Q, y) `. m6 O, p' L. v) U2 o N F35、我国的传统医学:
5 f7 i) a; h' x: m8 v% ~+ Y它包括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三大领域。)/ r$ d9 R/ k3 t* t0 f7 _ ~
u8 v$ w. |8 O( B- ^36、中医机构的设置条件:% c1 S8 [1 W$ e$ D
4 t$ w4 @# e+ d/ A申请开业的中医医疗机构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9 {& \7 u5 n8 ]- i: x4 _(1)、中医医院(含中医院校及中医研究机构的附属医院)、中医专科医院、中医康复医院:至少设病床30张;医师5人,其中主治中医师以上1人、中医师不少于2人,护师、护士不少于5人;有相应的药剂、放射、检验等医技人员和诊断、治疗等仪器设备。不足30张病床及相应条件者,不得成立医院;
% L: n# M3 Z* f, K. m2 B(2)、中医门诊部:至少有医师3人,其中中医师至少2人,护师(士)1-2人;并有相应的医技人员和房屋设备;( p" W! Q) u% K. f# [0 G. A' A1 U# F
(3)、中医诊所:有2名以上中医师及相应的房屋设备) { N* \# k, p$ G
' |* a6 a; h8 a6 v2 j7 V(4)、中医诊室:有1名以上中医师及相应的房屋设备。 6 l! C0 f) A$ Q& `
37、二、三级野生药材的经营规定:$ E' N; X6 | O0 p( ^
麝香、甘草、杜仲、厚朴四种由国家管理,其余品种由产地县药材公司或委托单位按照计划收购: E7 r: g) k/ W$ t' t( l1 ]3 n
禁止出口中药材、中成药:麝香、蟾酥、杜仲、冬虫草、天麻、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等# ?7 n3 C' l7 ^ v8 c$ X
国家对麝香、甘草、杜仲、厚朴等35种中药材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0 _% s- F0 ]3 r7 t; c( k# _; A; Y6 b2 T; ?4 W8 y
38、医疗事故举证责任; p, T: Q/ n2 W5 c4 ?) y5 U3 C& }9 m9 Z9 L. Z# l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应就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举证责任的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即可能承担败诉的责任。这是对举证责任的一种规定。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则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医疗损害赔偿则属于此类. Z; D u+ H {2 i/ A5 G& X R% e: X
39、医疗损害赔偿在原则与范围:
* _( S7 N* z# u: C$ O. u( ]* u损害赔偿是侵权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最主要方式,包括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T0 O% V3 D. n* T7 E3 F1 x$ F+ c
其赔偿原则是一般以实际损失为限,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D1 r) V4 a s# F
对于医疗法律行为造成了患者人身伤害后果的赔偿,以往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法院在审理过程大多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赔偿原则及项目进行计算。《条例》明确了医疗损害赔偿应考虑的因素及赔偿的范围。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l; v( g% P' t7 v) }, K
: B, |* p0 P9 e: j o5 f简答题5 B/ b) v! h, B% O# |% U- ^ E$ t& ]# p) r/ P& @
40、我国现有的卫生基本法律有哪几部
) `/ Q7 b T. A3 o n' g共有九部& }7 o# i9 @4 V. U) n, n
2 n9 }* \& n4 a8 z5 E《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8 P7 J# g3 H7 N L( n: 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A8 m. e6 M" W1 O j' P7 k: ]( @( v, m V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2 @# n/ M% `5 v' r8 m. @0 g( \0 \+ l; Z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q6 A# g9 s$ Q9 t8 a《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I E9 Z* b+ T/ R1 E* j8 b
4 M, h" c+ T/ }: e8 p: R M" s2 o《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 G0 v6 s! H' ?0 ]; p/ a# C) F; q7 }1 _1 K. L: m6 x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M$ s* c% }- @. O9 F
) m' [0 k+ I2 O8 O D( A( z《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6 I. t, k3 s$ E% I2 J- Y1 y) q; a# y1 I/ S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 g4 ]7 @- X8 Q) x$ u$ K8 V. o% w41、医疗事故的概念及分析" B! s) F) v3 J) ]' H/ [7 q0 f
/ `8 o; e1 `5 q& g4 p概念: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事故
% I6 S& G- R2 j% F- E; X6 |分级:根据对患者造成的直接损害程度,分四级:/ s$ U( x& ~. o6 q: d6 H, b8 P+ W5 y1 o+ ^# v( T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9 Y. N& [$ t; O! K/ b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e# V* f4 C& y! H. e' Z, D
8 s; g3 c; |6 N6 e( H8 K6 {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2 a$ j9 [1 W# d8 p
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7 |5 l6 b1 g. n+ I
" W- Q6 J2 W" a% J; O0 e构成医疗事故的要件:" A0 Y- L# ~6 F- {) n, M2 z
( G7 p- Y4 {, ~$ v" v& G& E( K(1)、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9 L4 B* P6 K: o5 f$ f1 t
医务人员: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医师和护士等,他们必须在医疗机构执业。/ ^# q% Q; R4 x+ e
, l0 M9 F; `( T" [2 ?& z(2)、行为违法性: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的事故。这是导致发生医疗事故的直接原因。, @3 W. q% C; q" w
1 X" Z, |- T5 H- v2 R2 \ e目前我国颁布九部卫生法律0 a0 J* F0 b) ~7 _3 T
* D- ~! `6 N) f- z《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0 Z3 f7 s( X3 H! A* X/ o; m《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9 I2 R$ O& s) }7 {8 R9 P5 N" B
# }' e& ` f6 N; ~5 q《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0 ]% H1 b/ c! y3 ?$ e( X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N' R2 r' X6 `0 x p. c+ U! ?, F# G9 j; z g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J: K) x6 y" ~- U# T2 O: P. {* ^4 y7 D: o" o, N3 I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0 p- ?1 c( \* x《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5 w8 P1 v) `4 q; i% c5 [4 F# }5 o% T! D( ]# e&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Y R& x: S' r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Q% ~. N% ^/ z' w" j3 E* [" ~, d; r' g+ u- N0 R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相关业务活动中要遵纪守法,确保其行为的合法。1 Q: `- r2 ~/ o" s# |- l
, S. Y* w6 N% D# I1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这是违法行为的后果。注意二点:5 q2 r* N6 K3 r ?; X3 K( }/ e, m1 w
a、医务人员的“过失”,并非主观故意
: P% f/ L q; X j: D1 |/ t4 vB、对患者要有“人身损害”后果 l/ T, i$ E0 D# R0 m
) c% C. k4 D6 z. C& y& i z(4)、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是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追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确定对患者的赔偿数额等。 N* W* y5 B0 T+ ?2 \$ e' U# y# T6 V- n5 `/ z" c
42、我国卫生监督的范围或分类
% M" u2 V- z, _3 Z2 G1 z6 X4 s8 a. F9 f(1)、预防性卫生监督 是指卫生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对城乡规划、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企业、学校等)的卫生防护设备设施所进行的卫生检查与卫生预评价活动,即在正式投产、经营前所进行的卫生监督检查活动。3 [3 o" V& ^+ r
; g* u. K7 `- y0 t U8 J# V(2)、经常性卫生监督 是指卫生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对管理相对人的卫生状况及是否履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内容和方法包括:一般性巡回检查即实地察看;采样送检。# E- ]. m1 ]5 y: n/ ]+ c: r4 R$ H
(3)、新化学品或产品的安全性论证——“凭安全性举证” ( z. W$ j/ O# F
内容实质上应属“预防性卫生监督”, ~. }0 E: V2 p/ I) i( n+ p
' L) G' ?" I# z(4)、对是否进行健康检查(健康监护)的监督 指卫生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要求管理相对人对其从业人员按一定时间、一定内容、一定方法的健康查体活动。
# t7 b$ {# f4 a# b& T, Y(5)、对各种中毒事故、职业病及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监督检查与处理 % @- V( r+ Z; m. ^) N# |3 r5 V0 l2 u( l, r
(6)、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的监督
6 w7 O* q" G6 L0 z2 H对上述监督检查中发现未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或滥用权利者,都要进行教育并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M( w6 I( S4 j& p8 _
& P; ?9 m3 n# g, s8 Y( L# Y' x2 f43、卫生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4 P! s4 |2 d# Q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卫生行政案件的范围。
9 [ x( c) ], R6 B7 c, z- z, T种类:《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作了受案范围的限制。针对卫生行政诉讼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N) q: f1 |+ H% Y; [9 J2 N* f: z. c: Q; k# X
(1)、卫生行政处罚行为.$ O- F, i3 W" E
* s5 I$ u$ a* `4 \(2)、卫生行政强制措施# I5 Z7 D) R2 W7 F) Y% }; ?& G2 P- p) y. u Y" E
(3)、拒绝发放许可证或对许可申请不予答复的行为-
+ B8 n; X( w h3 ^" `(4)、卫生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的行为5 Y0 r" A0 u% k+ F) m1 R' s# q
& Q: q r+ C, C7 o% l/ L(5)、卫生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5 r4 ]& T# }/ V
, g$ B: k9 N# S1 A. Y& e(6)、对卫生行政机关做出的复议决定不服的, \8 O9 [& W' i% M) I: ?) q+ L' I0 y, K& Y1 |( c
(; d& t8 S. p0 e1 g8 P
本帖隐藏的内容
/ r" B$ ]$ z1 w4 f1 p. q3 C
_6 [) |4 q) z k( d9 @/ X7)、卫生行政机关对医疗事故和其它卫生事件的处理决定- U/ J# W- }' P" k/ E
7 i' x2 d, U( m5 ^$ u! v, O44、卫生违法的条件有哪些?( K* o6 D& A% ?& e2 ]6 C4 c7 {
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v# m1 W5 h7 e4 g! b
(1)、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它可以分为二种基本形式,一是不作为,即消极的不实施卫生法要求的行为,二是作为,即积极地实施卫生法所禁止的行为。. v* O. f8 u" a3 {
7 u- x: ~% L( i% f% ?: n. P i(2)、卫生违法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侵害了卫生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种危害性包括二种情况,一是卫生违法行为已经给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二是虽然尚未造成实际的损害,但已使卫生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处于某种危险之中,即可能造成损害。如出售痘猪肉,当时不发病,以后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食源性疾病。
9 P/ |! N; F. K7 k8 B(3)、违法行为主体在主观方面必须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n( A8 L5 ?( N% [2 V+ r v4 E+ _: u3 `+ T. L
(4)、卫生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1 p! C% U5 I. B! R, Y& K: A7 e1 K
/ |5 h3 j' K6 I" W45、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为分三级:7 q3 I" J% T6 Z4 w: Y7 o. d) ~6 Z; r' {6 j( t( E& [) N
(1)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正规野生药材物种;(2)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3)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
; f" E; I( u+ E, N46、我国的民族医学有藏族医学、蒙古族医学、维吾尔族医学和傣族医学。
. S9 o% s7 ?3 N2 f5 E47、卫生行政的一般原则:
: A8 f* c. ~2 W" {. a# ]- T9 U. U6 W(1)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t- W* e- V' |4 y2 ^3 R- N- C) {0 }4 E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i6 g) j% p3 A$ P
( k- D: G5 \4 i, d3 i(3)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 e! `9 I7 N4 E* E5 e- m# @
(4)当事人诉讼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z/ x( l; {% B; b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2 x% S3 l7 N: Z& @& N(6)辩论原则;$ F2 _ H- [6 }# q5 w; a0 d. G: k- I* }9 [
(7)人民检察进行法律监督原则。
' T8 p* r/ B1 K, f: c+ P" A48、卫生行政诉讼:: R5 C5 {9 L% F3 T4 a. W$ d9 f8 ^9 t, y' X5 p
(1)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 z% ]! |8 l [2 [+ U(2)起诉不停止执业原则;1 i. N- K$ {5 j9 ~
(3)不适用调解和反诉原则;! d1 I1 w2 V# y* T
(4)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原则。
) f+ F& i+ Q* ` x) t; B ~0 X: `; B49、医学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设施分为四级:一级为普通级;二级为清洁级;三级为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四级为无菌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