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找组织啦,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欢迎加入医务人员大家庭,这里有才华横溢医学院教授,也有妙手回春杏林高手,也有踌躇满志医界公仆。我们与您一起攀登医界最高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如果您是专家能人加qq395063096获取特别邀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政治:
政治据说北京地区会有压分的现象,再加上我一手大烂字,说实话能上70还是很惊讶的。政治我是从暑假才开始准备的,这一门暑假开始是足够的,太早看书真的会记不住。四门科目我是按照毛概,马哲,近代史,思修的顺序准备的,个人认为这四门按难度排名的话应该是马哲,毛概,近代史,思修。之所以先看毛概是因为一上来就看马哲的话会被搞晕的,我当时听了两节马哲的课发现一头雾水,就转而先去看毛概了,毛概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一点,如果你对近代历史感兴趣的话也会大有帮助,况且毛概占的分值也是最大的。打基础和强化的阶段我用的资料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以及蒋中挺的800题还有风中劲草,还买了肖秀荣的课。个人感觉老肖真的是考研政治界的良心了,网课提前买的话只要369,相比起其他老师动不动小一千的课程来说学生还是负担的起的。我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在能力范围内尽量用正版,毕竟人家老师辛辛苦苦上课出书也不容易。基础阶段我就是看一节的网课和精讲精练做一节的1000题,全部做完以后又一边看精讲精练一边做蒋中挺的800题,之前听学长说做题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做两个老师的习题,感受一下老师出题思路的差异。不过就我的经验来看,我做800题基本上就是浪费笔芯,如果时间紧张的话只做1000题就好了。做完800题之后差不多十月初的样子,这时风中劲草出版了,我就一边看风中劲草一边二刷1000题,风中劲草相当于是精简版的教材,精讲精练虽然东西全但是没用的也很多,要找一个知识点很费劲,风中劲草里全是干货,适合打好基础后强化记忆用。这样基础&强化阶段差不多就结束了,这一阶段我大概是在十九大结束之前,也就是十月二十号左右完成的。接下来差不多就是十一月以后的冲刺阶段了,这一阶段的重点就是要大量做模拟题,只做选择就可以,感受不同老师的风格以及对各种考点的考察,我在这一阶段买了徐涛的8套卷,肖八,任四,阮晔的最后4套卷,蒋五还有米鹏三套卷,徐涛的好像是出的最早的,也最基础的,至于任四和阮晔的我建议大家还是别买了,任汝芬据说是肖秀荣之前的政治扛把子,不过老人家年纪也是很大了,选择题也没解析,阮晔的题做着总是感觉很别扭,其他老师的题还是很不错的。时政买一本肖秀荣的小册子刷完后面的题,再把这些模拟当中的时政题做完就够了。这些要在12月8号以前完成,8号肖四上市之后任务就只有一个:背!肖!四!大题有肖四就足够了,我还傻不拉几买了徐涛的小黄书和启航的20天20题,事实证明根本没时间看,完全背熟肖四足够了。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很痛苦的,考前半个月我担心过无数次大题背不会,老肖也在微博上说如果实在背不下来就先背加粗的重点部分。考前还曾经有传闻说肖四泄题了会被命题组反押题,我的经验就是:肖四背熟之前少想其他的。肖四不一定能押到每一道题,但是背熟了肖四一定会让你在考场上有话可写,这才是最重要的!我印象里今年马哲和思修的题肖四都没有押到,但是马哲的题不难,选择题刷多了那些原理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来了,思修的题抄材料加适当发挥足够了。对于北医50分的校线来说,政治考到60就行了,大家都差不多的。另外就是我在这里安利了半天老肖但是大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觉得老肖的课太枯燥也可以看徐涛腿姐等其他老师的课,总之选择题的关键是多做,大题的关键是选好一个老师的完全背熟,在精不在多。
英语:
这一门我的基本情况是四级570+,六级飘过,我是从六月中旬才开始准备的,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大三下开学就可以准备了,从97,98年的真题开始。我是从05年的真题开始刷,资料就是用的黄皮书,也有的人推荐考研真相,说是适合基础差的同学,我倒是感觉如果基础真的差不妨买个新东方的网课,英语这方面是新东方的看家本事了,道长唐叔的课都挺好的。阅读和写作在考研当中占了大部分的分值,对于阅读我就是历年真题挨着做,把不认识的词在卷子上标出来,之后查意思写在边上,一些出镜率比较高的生词见多了也就记住了。考研阅读的特点是严格的一段对应一题或两段对应一题,而且都是按顺序来,建议大家读文章前先看一遍题目,把每题出自哪段标在文章对应的段前,读完一段后立即做题。阅读的选项一般是每篇ABCD各选一个,还有一个选两次,不过我印象中两个选项选两次的也有。我在备考方面的一个不足就是没有背单词,好在最后没出什么大乱子,如果英语要求稳的话一定要背单词,恋练有词或者绿皮书或者就背真题里的都行。我在大四开学的时候刷完了一遍05-14年的真题,15-17三年的真题考前半个月用来找感觉的时候再做。真题一定要刷两遍以上,二刷的时候我强烈安利大家用王继辉的学霸狂练,它的排版是和真题一模一样的,一面是文章一面是题目这样,字大行稀看着舒服做笔记也方便,不像黄皮书的真题看着特别挤,不过它的缺点就是答案解析特别简略,还有个别答案有错误,只适合用来二刷,一刷还是要靠黄皮书。这十多年的真题里我感觉09,10年的真题最难,文章读不懂不说每次阅读都要错一半以上,大家可以最后再做这两年的真题。另外就是市面上的那些什么阅读100篇80篇之类的没必要买,阅读刷好真题就行了。对于完型我的经验就是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通读全文,搞懂意思,同时把它当成填空,每遇到一个空先想想这里能填什么,把可能的词写在旁边,第二遍读的时候再看选项,有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想出来的词就在选项里,而且答案就是这个词。有个小技巧就是完型答案一般都是ABCD各5个,可以稍微留意一下。新题型虽然我今年吃了大亏但综合历年情况来看还是不难的,小标题和排序都不会为难你,只有完型填句有一定难度,跟着阅读一起刷就行。写作差不多十月份就要开始准备,就是一个诀窍:多背多写。大小作文背20篇左右就差不多了,我买了道长的作文书,看了一遍前面的词汇,道长推荐的必背20篇大概背了10来篇左右,剩下的也看的很熟。另外就是大概从十一月起每周我都会动笔写2-3篇作文,黄皮书有批改作文的增值服务,下载APP拍照上传就可以,他们的老师会给你批改打分,就是感觉分数有些略高。英语一是看图写作,据说看重的是句型之类的,观点什么的不重要,但我个人的理解是句型也是要通过观点和表达来体现出来的,因此尽量还是不要跑题,选稳妥的角度。至于翻译我买了唐静的拆分组合译法,但基本上没怎么看,考试时完全是强行直译,也没啥经验可以谈。冲刺时复习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买一套模拟题来做,切记只要一套就够了,真题才是王道。模拟题我推荐黄皮书的五套卷,它的排版和真题也是一样的,其他像什么朱伟何凯文还有新东方的最后四套卷我感觉质量都是不如黄皮书的。最后一到半个月每周要拿出三小时完完整整做一套真题或模拟,找找考试时的感觉。考试时我的做题顺序是阅读,写作,新题型,完型,翻译。阅读放最前面是因为刷题养成的习惯,它的分值也最高。之后写作是一定要写完的,未完成的写作一定是低分,翻译放最后是因为毕竟万一时间不足翻译只看句子不看文章也是可以的,而且翻译一句就有一句的分,做不完也不会全扣,比较适合放在最后压阵。时间分配大概是阅读和新题型每篇10分钟左右,撑死不要超过15分钟,写作一小时左右,完型15分钟左右,剩下的是翻译。今年考试时我感觉做的还是比较爽的,新题型栽了坑,我一看选项里有年份直接按年份顺序选的结果错了四个,其他选择题感觉应该是全对的,不然也不会上80。提前十分钟多一点写完应该是算上模拟以来速度最快的一次,写完后就开始翻来覆去给卷子相面,还有两三分钟时老师开始收提前交卷的卷子,到我这时直接把我的卷子也拿走了。。。。。。还有就是四六级多少分和考研英语没有必然联系的,四六级阅读和考研阅读都不是一个套路,考前我去考六级打算刷分,做阅读就感觉贼难受,出分了一看才400分。政治和英语这两门公共课大家只要过线就好,这两门拉不开差距的,重点是后面的专业课。
专业课:
在我看来,专业课才是初试的重中之重。MPH的专业课是353卫生综合,今年刚刚改了大纲,删去了之前大纲中的公共卫生基础,考试内容改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三门,相比学硕备考压力大大减轻。这三门在考试中的分数比例大致为1:1:1,我在复习中用的资料为:流行病是人卫7版教材和配套习题,之前看有的学长发的经验贴里说还看了北医刘民老师主编的应试指南,这本我也买了,但是发现里面的习题似乎和人卫配套里的差不多,也就没怎么做。卫生统计是北医版教材和陈长生主编的习题。社会医学用的是北医版社会医学和配套学习指导。另外还买了一本刘民主编的公卫专硕联考应试习题集,这本书是市面上为数不多含有社会医学习题的教辅;还有就是网上找的762历年真题(353历年真题几乎找不到)和公卫考研学长学姐编的红宝书。专业课我之前在公卫人上看到一位17年考上北医的学长介绍了“双大纲”思想,感觉还是特别有帮助的。所谓“双大纲”就是真题为一个大纲,官方给出的大纲为另一个大纲,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复习。我是买了绿蓝黄三种颜色的记号笔,大纲上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内容用绿色在课本上划出来,要求了解的内容用蓝色划出来,历年真题考过的内容用黄色划出来,绿色和黄色是必须要背过的,蓝色尽量记住。流行病这门课由于我是跨专业,所以之前有目的的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学习过,授课老师恰好就是北医的教授们。备考时将课本看熟内容完全理解,习题全部做过两遍以后差不多就可以背了。根据北医给的大纲我背了前十二章的内容。,反反复复大概背了五六遍,由于之前没有背过刚开始背的时候自然是十分痛苦的,有时候一上午连一章都背不完,但是时间长了以后背的越熟,复习的速度也越快,到了考试前一个月的时候差不多一周就能背一遍。统计我是大四开学后才开始正式复习,之前大三的时候学过一阵应用统计,内容和卫生统计大同小异,套路都是一样的。复习方法主要就是前期看一章书,然后做习题里面对应的题,不会的或者做错的题一定要标出来。做完一遍习题以后就再做762历年真题里面的统计题,不过真题多为回忆版,里面能够准确回忆出的统计题凤毛麟角。做完一遍习题以后就是反复的背和做错题了,大纲里要求教材的所有内容都要掌握,要记住的东西还是不少的。社会医学就是单纯的看一遍课本做习题然后背重点了,大纲上的东西一定要全部掌握。看课本的时候有些东西可能不会特别好理解,但是背多了以后这些都不是问题。社医的题目基本是按照课本来的,出的题不是特别难。专业课的关键就是多背,背的越熟越好,课本真题红宝书都要背,因为会有一定的重题几率,这里特别赞一下红宝书里也把历年真题的考点标出来了,而且年份比我从网上找的真题还多,近几年的真题连选择题都是全的。考试时不排除会有那么一两道超纲题,没关系你不会别人也不会,把自己会答的都答对就好。今年的题目选择题最后一题考了营养的题目,社医有一道简答题应该是考的人卫版上的知识,但是人卫版的书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掌握好北医版的内容就行了,考试时也能做到有话可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