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找组织啦,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欢迎加入医务人员大家庭,这里有才华横溢医学院教授,也有妙手回春杏林高手,也有踌躇满志医界公仆。我们与您一起攀登医界最高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如果您是专家能人加qq395063096获取特别邀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 google_ad_section_start -->
<div class="blkContainerSblkCon" id="artibody">
<div class="img_wrapper">
<img src="http://i2.sinaimg.cn/dy/s/2010-12-28/U3639P1T1D21720274F21DT20101228122149.jpg" alt="妈妈陪在李琼身边" title="妈妈陪在李琼身边"/>
<span class="img_descr">妈妈陪在李琼身边</span>
</div>
<br>
<!-- publish_helper name='原始正文' p_id='1' t_id='1' d_id='21720274' f_id='3' -->
<p>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见习记者周治涛 通讯员黄征宇</p>
<p> 21日中午,武汉市中心医院6楼产房,伴随一个新生女婴清脆的啼哭,34岁的妈妈李琼红了眼眶——这一天,她已经盼了好久。</p>
<p> 这是一位特殊的产妇。幼时便患上脑瘫的她,一度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在家人的鼓励和照顾下,过去的十多年里,李琼每天一大早就到汉口江滩健身。奇迹一点点发生:曾经连饭碗都端不稳的她,逐渐可以自己吃饭、上厕所;3年前,她结婚了;今年初,她怀孕了。</p>
<p><strong> 为结婚生子健走12年</strong></p>
<p> 结婚生子,对命运多舛的李琼来说,看上去曾是那么遥不可及。</p>
<p> 1976年8月9日,李琼出生。因种种原因,她一来到人世便生命垂危,医院一度建议放弃治疗。母亲杨妈妈不忍,硬是让孩子在氧气房里抢救了一周。李琼坚强地活了下来,却落下了脑瘫的终生残疾。</p>
<p> 除了从小肢体协调能力差,李琼还有严重的语言障碍。她两岁时还不能站立,到医院检查,髋关节竟然已脱位。10岁时,同龄的小孩在巷子里奔跑,李琼却要经常忍受抽筋的痛苦,频繁时一周两三次。从小到大,她每天的乐趣就是看看电视,再就是和母亲聊天。</p>
<p> 在汉口江岸区三眼桥路的老房子里,为照顾李琼,父母历尽艰辛。时间很快到了1998年,这一年,李琼22岁。眼看女儿的同龄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年事渐高的父母开始有些着急,“我们老了之后,李琼怎么办?”</p>
<p> 现年64岁的杨妈妈告诉记者,他们在咨询了多位医生后,决定让女儿先从步行锻炼身体开始,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协调,为结婚生子做准备。“我自己也早就想生个孩子,这样我就不会孤单”。在医院病房,李琼断断续续的告诉记者。</p>
<p> 为达成这一愿望,李琼选择到江边健走。这一走,从1998年算起,已有12年。</p>
<p> 母亲杨妈妈年轻时在武汉一家国企做会计工作,丈夫在武钢上班,两人每天早出晚归。为照顾女儿,杨婆婆每天一下班就急着往家中赶,几十年来单位的活动她从来没有参加。</p>
<p> 每天早上六点,李琼从三阳路出发,向长江二桥或武汉关方向步行。在路上,她喜欢和同行锻炼的老人聊天,而在汉口江滩,晨练的人十有八九都知道她的名字。李琼一般上午10点左右回到三阳路家中,平均每天要走5到6公里,12年来风雨无阻,光鞋子就磨破了许多双。</p>
<p> <strong> 结婚三年后生下宝宝</strong></p>
<p> 多年的锻炼,李琼身体的协调性有了一定改观。</p>
<p> 2007年,通过大姨介绍,她认识了从广西来武汉打工的青年王兵(化名),王兵比李琼小两岁,初次见面两人彼此印象不错,不久后便登记结婚。婚后,李琼锻炼得更加频繁,由单纯的步行到做体操,跳绳,踢毽球,她开始尝试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p>
<p> 2009年,李琼感觉自己身体素质不错,征求丈夫和家人的意见后决定生育。今年年初,李琼成功怀上了宝宝,一家人顿时陷入了紧张和喜悦交加的情绪中。</p>
<p> 孕检时,李琼的特殊情况,引起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熊国平的注意,“为了顺利生产,要做好孕妇的产前沟通工作,包括病史调查,生产体位演练等。”熊国平嘱咐接产医生与李琼进行了长时间沟通。</p>
<p> 12月21日12点40分,李琼在该医院进行了剖宫产,顺利产下一名4斤8两的女婴。李琼给她取名“智美”:“我希望女儿将来比我更加聪明和漂亮,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p>
<p> 结婚以来,在一家水泵厂工作的王兵对李琼关爱有加。不善言辞的他告诉记者,妻子为生小孩吃了太多的苦,他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p>
<p> <strong> 宝宝能吃能喝四下望</strong></p>
<p> 昨天是李琼母子出院的日子,记者再次来到医院探望。“她现在喜欢四处看,晚上吃母乳,白天喝奶粉。一开始能喝30毫升奶粉,现在能喝70毫升了。”说起孩子,李琼虽然言语仍不够连贯,但脸上一直洋溢着初为人母的幸福笑容。</p>
<p> 母亲杨妈妈告诉记者,多年的艰辛磨砺了李琼性格中坚强的一面。李琼体谅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每天陪走十分辛劳,后来便坚持自己一个人锻炼。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来到武汉,武汉电视台在江滩拍摄一组公益广告,遇到了正在锻炼的李琼,邀请她作为残疾人健身代表录制宣传片,李琼二话没说就加入到无偿拍摄工作中。“她说自己很快就学会照顾宝宝了,我的负担也会小一点。”杨妈妈说。老人辛劳的面容中,透出丝丝欣慰。</p>
<p><strong> 脑瘫女性是否适合生育?</strong></p>
<p> “后天的脑瘫不具有遗传性,李琼生育能力健全,从医学上来说她基本具备了生育的条件。”医生熊国平说。“不过,脑瘫患者通常不适合生育。”熊国平强调,她们自理能力有限,身体素质较差,在怀孕、生产期间要承担比常人更大的风险,在给孩子喂奶,换尿片以及新生儿疾病发现等环节,也需要其他人的照顾。</p>
<!-- publish_helper_end -->
</div>
<!-- google_ad_section_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