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找组织啦,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欢迎加入医务人员大家庭,这里有才华横溢医学院教授,也有妙手回春杏林高手,也有踌躇满志医界公仆。我们与您一起攀登医界最高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如果您是专家能人加qq395063096获取特别邀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1 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儿科药物治疗是儿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儿科药物是指主要用于儿童的药物。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对象广义上说应从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到青春期儿童。按照我国习惯一般指年龄为0~14岁的儿童。
儿科临床药物治疗研究的内容包括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药效学与毒理学。药效学主要指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导致其生理功能的兴奋或抑制,对病原体通过干扰其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等。但同一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减,生理功能的兴奋与抑制亦可互相转化(药物的双向作用)。一种药物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作用也并非都相同,可对某一个或几个器官的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它组织器官则不明显(药物的选择作用),选择性高的药物一般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好,但这仅是相对的。一种药物仅有一种作用的情况很少,往往同时对几个组织器官起不同作用。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除了治疗作用外还有与治疗无关的甚至是有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与毒性作用,故药物具有两重性,可治病,但使用不当亦可致病。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此过程与机体的生理机能有关。儿童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成熟机体,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因而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性,不但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异。药物在儿童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其后果也往往比成人严重。
因此,临床在治疗儿童疾病时,不仅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还要掌握药物相关知识。 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目的,这是我们儿科临床药师和医生、护理人员共同肩负的责任。
2 新生儿生理与用药特点
胎儿从母体娩出后,为了适应外界生存环境,新生儿生理功能需进行一个有利生存的重大调整,在解剖生理上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约在1个月内功能渐趋完善。这段生命时期称新生儿期,主要是肺呼吸的建立、血循环的改变、消化和排泄功能的开始等。迅速变化的生理过程是新生儿期的显著生理特点。
新生儿期的生理和代谢过程处于迅速变化阶段,其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亦随之发生迅速变化。新生儿期药物的吸收、转运、分布、代谢、排泄等处置过程均有其特殊性。若将正常成人或年长儿的研究资料应用于新生儿,所给剂量和用法可能无效或引起中毒。新生儿剂量不能单纯以成人剂量机械地折算,也不能原样照搬年长儿剂量,必须考虑新生儿的胎龄和实足年龄所反映的成熟程度,根据药物特性按日龄计算,才能使剂量不至于不足或过大而影响疗效及发生毒性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