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医学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卫生管理职称手机题库卫生职称精准资料高级职称题库及白皮书实验保过课堂,一次过!
淘精准资料书籍双百实验,给自己过关机会医学高级职称题库庆祝,百达开通北医服务专区
查看: 2110|回复: 0
收起左侧

[检验技术] 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9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找组织啦,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欢迎加入医务人员大家庭,这里有才华横溢医学院教授,也有妙手回春杏林高手,也有踌躇满志医界公仆。我们与您一起攀登医界最高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如果您是专家能人加qq395063096获取特别邀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应包括临床诊断、病原体诊断和病理诊断,因肾脏解剖位置关系,故在病理诊断方面难以做到,因此应重视临床诊断与病原体诊断。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查是发现病原体的主要手段,是结核病诊断和确定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是考核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
  
  【一般检验项目】
  1.向沉(ESR)
  (1)测定方法;魏氏法、动态血沉分析仪法和红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毛细管光学检测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全血。
  (3)参考值(魏氏法):小于50岁,男性0~15mm/h,女性0~20mm/h;大于50岁而小于85岁,男性0~20mm/h,女性0~30mm/h;大于85岁,男性0~30mm/h,女性0~42mm/h;儿童0~10mm/h。
  (4)临床渗断价值和评价:活动性结核患者血沉常常加快.可作为与其它肾脏疾病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随着病情的好转、康复而逐渐恢复正常,可根据血沉的动态变化来判断肾结核病情的发展过程以及临床治疗疗效。但血沉是非特异性指标,受生理因素的影响,急性炎症、风湿活动期、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贫血和肿瘤等血沉均会加快。高球蛋白血症、重金属中毒等情况,血沉亦会加快。
  (5)方法学评价:血沉测定影响因素较多.有生理因素如饮食、剧烈运动、妊娠等;有标本因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抗凝剂比例不当;测定时各种物理因素的影响等。为了报告单位的统一,血沉仍然以魏氏法单位报告,动态血沉分析仪法和红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毛细管光学检测法都应该换算成魏氏法报告(仪器已自动换算)。
  2.尿常规尿常规检查是非特异性检验指标。泌尿系统结核患者可出现血尿和(或)脓尿。早期的肾结核患者往往无任何临床症状,只在尿液检查时发现有异常,尿液呈酸性,有少量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尿是肾结核患者的重要症状,发生率为50%~60%,其中肉眼血尿约占10%,多在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发生后出现,部分患者血尿也可是最初的症状。肾结核患者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脓尿,显微镜镜检尿内可见大量脓细胞,严重者尿呈米汤样,也可混有血液,呈脓血尿。肾结核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做尿常规检查,以观察治疗效果。
  尿液标本采集应使用洁净带盖的一次性容器,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混人,避免化学干扰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混入。标本收集后应及时送检,以免细菌繁殖和细胞溶解,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送检应置4~8℃冰箱保存,一般可保存6~8h。
  3.血尿素氮
  (1)测定方法:酶偶联连续监测法、脲醇波氏比色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血清或血浆。
  (3)参考值:2.86~8.20mmol/L(以尿素计);8.01~22.96mg/dl(以尿素氯计)。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泌尿系统结核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时血中尿素氮含量增高。在健康人普通饮食条件下,血尿素氮浓度还是检测肾脏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肾功能下降时,在肌酐浓度发生明显变化前,血尿素氯浓度通常会升高.其增高的程度与肾脏功能受损程度成正比.故对病情判断和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
  (5)方法学评价:血中尿素氮浓度随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呈比例变化,组织分解时蛋白代谢率增加,血尿素氮增高。随着年龄增加.血尿素氮有增高的趋势。
  4.血肌酐
  (1)测定方法:Jaffe反应法(苦味酸法)、酶偶联速率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血清或血浆,标本不能溶衄。
  (3)参考值:Jaffe反应法(苦味酸法),男性44~133μmol/L,女性70~106μmol/L;酶偶联速率法,男性53~97μmol/L,女性44~80μmol/L。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泌尿系统结核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时血中肌酐含量增高。虽然血肌酐浓度和血尿索氮浓度对肾脏疾病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只有在肾脏病变较为严重(GFR下降至正常的50%以下)时才会升高。由于肌酐摄人及生成量较稳定,故测定血清肌酐浓度较血清尿素氮浓度更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的功能。
  (5)方法学评价
    1)Jaffe反应法:是测定肌酐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血、尿标本的检测。但是非特异性干扰大,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C、丙酮、α-酮酸、乙酰乙酸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强心苷、甲基多巴等还原性物质都能与碱性苦味酸生成红色,这些物质统称为假肌酐。由于相当数量的假肌酐存在于红细胞中,因此测定肌酐时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标本,避免溶血。
    2)酶偶联速率法:特异性高,适用于自动化分析.但试剂价格昂贵且不易保存。
    3)血清标本肌酐在4~6℃时可稳定7d,冷冻状态下可长期保存。明显溶血会使肌酐值增高。
  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测定方法;通过测定血和尿中肌酐含量来计算每分钟或24h有多少毫升或多少升血浆中的肌酐通过肾脏被清除,此值称为内生肌酐清除值。该值与正常人的内生肌酐清除值(一般为128L/24h)相比,求得的比率为内生肌酐清除率,后者目前临床上较少采用,主张以校正的内生肌酐清除值报告。
  (2)标本采集和要求:血清和尿液标本。
  (3)参考值:男85~125ml/(min?1.73m2),女75~115ml/(min?1.73m2)。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泌尿系统结核患者的肾功能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出现尿毒症,危及生命。相对尿素氨、肌酐而言,Ccr是一个反映肾功能损伤的较早期指标。Ccr降低可反映肾小球的早期损害,并可根据其降低的程度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伤程度,Ccr在51~75ml/(min?1.73m2)时为轻度损伤;31~51ml/(min?1.73mm2)时为中度损伤;小于30ml(min?1.73mm2)时为重度损伤,Ccr也用于指导治疗,Ccr小于40ml/(min?173mm2)时应限制蛋白质摄人;低于30ml/(min?1.73mm2)时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往往无效;一般以小于10ml/(min?1.73mm2)作为进行人工肾透析治疗的指征。泌尿系统结核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对肾功能进行监测,内生肌酐清除率是给药的良好监测指标,以lOOml/(min?1.73m2)为正常,低于此值时,按百分比减少用药剂量,如肌酐清除率下降至50ml/(rain?1.73mm2),则给半量。
  (5)方法学评价
    1)此法操作简便,但在肾功能受损严重时,血清肌酐浓度咀显增高,肾小管分泌肌酐会增加,导致Ccr值高于实际肾小球滤过率(GFR)值。
    2)尿液标本贮存时间过长,室温较高以及尿pH值较低等情况都可促进尿肌酸转化为肌酐,使Ccr假性升高,因此,及时送检或将尿标本冷藏可减少此误差。
    3)由于常用的Jaffe反应法存在其他的干扰因素,在血浆肌酐浓度较低时,常使血浆肌酐测定值偏高,而使肌酐清除率低于GFR值。
    4)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受试者试验前三天禁食肉类,试验日避免饮茶、咖啡,停用利尿剂,试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适当饮水,使尿量不少于1ml/min(尿量低于0.5ml/min时也可使Ccr明显降低,因此测定前应充分饮水)。在收集尿液的同时,最好在收集尿液的中期,采集血样。准确收集24h尿,记录尿量、身高、体重。对收集的尿样及血样进行肌酐测定。
  6.尿液普通培养诊断肾结核的重要线索为慢性膀胱炎的症状,即逐渐加重的尿频、尿痛或伴有血尿的表现。结核病的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或肾区疼痛在肾结核中常不明显。见到患者只有膀胱刺激症状而无结核中毒症状,不能误认为是泌尿系感染而轻率否定了肾结核。除肾结核外,引起膀胱炎症状的另一类疾病常为泌尿系的非特异性感染。泌尿系的非特异性感染患者做尿培养时,可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及其他化脓性细菌,如无细菌生长,则结核的可能性很大,但培养出普通细菌并不能否定结核,因为有20%~60%的肾结核可合并感染。
  
  【特殊检验项目】
  1.涂片法找结核分枝杆菌
  (1)检查方法: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浓缩集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尿液标本,应取清晨一次全部尿量或留取24小时尿(以甲醛防腐),离心留沉渣用于涂片检查。另外,24h尿液的留取方法是,嘱患者在早晨8时排尿弃去,以后每次排尿均收集于一大容器内,至次日早晨8时最后一次尿亦收集于容器内(第一次尿液收集于容器内时即将甲醛加人容器)。
  (3)参考值:若查到形态及染色似结核杆菌时,可报告“找到抗酸杆菌”,但不能报告“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必须通过培养或动物试验方法证实后,才能报告。如经过仔细镜检未发现形态可疑的杆菌时,则可报告“未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泌尿系统结核时,结核杆菌可随尿液排出。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是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直接提示,也是临床早期诊断、疗效判断、病情评估和流行病学监控的重要依据。一般认为,尿液直接涂片查到抗酸杆菌有诊断价值。泌尿系结核始于肾脏,可蔓延至输尿管、膀胱及生殖系。
  (5)方法学评价
    1)萋一尼染色法(Ziehl-Neelsentechnique):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酸性染色法,经此法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背景呈蓝色,也可用荧光染料金胺"O"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苗体呈橘黄色。前法用油镜检查,后法用荧光显微镜高倍镜检查。镜检时应仔细查遍整个涂片或观察至少100个视野。荧光显微镜检查法的视野覆盖面积大,节约人力物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阳性率。
    2)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简易、快速的检在方法。如果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未发现抗酸杆菌,应采用浓缩集菌抗酸染色镜检法,以提高抗酸杆菌的检出率。
    3)涂片法找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简单、快速,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对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作出及时和准确的评价,且费用低廉,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细菌学检查方法。但特异性不佳,灵敏度低.检出率低,易漏检,且无法鉴别死菌和活菌。镜检法所依据的抗酸染色性实际上是分枝杆菌属的特异性,不能作为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的细菌学依据。
    4)异烟肼影响分枝菌酸的合成,可致使抗酸染色阴性。
    5)涂片染色时,当几个玻片同时放在一个染色缸或脱色缸里处理时,有时抗酸杆菌会从一阳性玻片污染到另一阴性玻片上,因此抗酸染色不允许使用染缸,必须把每一张玻片分开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染色后,用吸水纸连续压干几个涂片也可造成交叉污染。另外,染液沉渣可影响镜检观察,玻片反复使用或不洁净、有划痕等易致假阳性结果。
    6)抗酸杆菌可因日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在干、热的条件下储存而失掉抗酸性,出现假阴性;涂片制作不当或染色不当,看片时的不规范(时间过短以及检查的视野太少等)等均会导致假阴性结果。
    7)收集尿液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最好是无菌容器。收集标本时,应将外阴及尿道口洗净,避免污染。
    8)因肾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常间断性排出,故尿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查应连续3次,最好5次。晨间第一次尿的检查阳性率与24h尿的检查阳性率相近。检查前一周,应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及其他抗菌药如四环素、卡那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以提高尿检的阳性率。
  2.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1)检查方法:普通培养法、快速培养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标本类型可为尿液、血液或痰液。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尿液收集应取清晨一次全部尿量或24h尿,离心留沉渣10~15ml送检,必要时作无菌导尿送检;血液标本应破坏红细胞,离心后取沉渣接种。
  (3)参考值:培养无结核分枝杆菌生长。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尿液的细菌学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诊断意义。在尿液中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对泌尿系统结核进行诊断,但不能确定结核的具体位置。若分别采取两侧肾脏的尿液进行结核杆菌的检查,对确定结核病变位置可提供有力的证据。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不但能确定诊断,而且有助于临床用药的选择和疗效观察。
  (5)方法学评价
    1)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查是目前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如患者标本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可确诊为结核病,并且具有传染性。但分枝杆菌生长周期长,常规分枝杆菌培养需时太长,普通培养需6~8周才能报告结果,即使在分枝杆菌生长较快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也需1~3周,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报告时间最长的一项检测,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影响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目前所有方法中特异性最好的方法,也是避免患者漏诊的有效方法。
    2)普通培养法的检测周期长(常需6~8周),培养分离物尚需进一步鉴定。快速培养系统具有自动培养、连续监测、自动分析的优点,在分离率、报告速度和操作方便程度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但需专用仪器、专用试剂,费用较高。
    3)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是实验室检查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对标本采集方法和时间,标本来源等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实验室人员不能直接控制,医师、护士有责任指导患者正确采集标本。同时控制影响检验质量的其他因素,如检验标本的运送、储存和处理等,均应统一按正确的操作规程执行。
    4)尿液标本通常应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确保尿液在膀胱内停留4h以上。收集尿液标本时,应将外阴及尿道口洗净,避免污染,并且应选择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尿液。怀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通常采用集尿法采集标本,即用一无菌容器留24h尿,离心留沉渣10~15ml送检。标本采取后应立即送检和接种,放置时间长,杂菌容易在尿液标本中生长繁殖,影响检验结果。若不能及时送检,应置4~8℃冰箱保存。冷藏保存的标本必须在8h内进行接种。标本采集后在室温下超过2h未送达实验室者即视为不合格标本。
    5)血液标本的采集:由于影响阳性分离培养的因素很多,如采集标本的时间、部位、标本量、污染、采集标本次数及用药等,因此应严格把握采血指征,选择最佳的培养与检验方法,提高阻性检出率。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感染初期容易发生淋巴-血流播散,早期采样,阳性检出率较高。采集方法是无菌采取血液标本,成人5~1Oml、儿童3~5ml。血液与培养基比例以1:5~1:10为宜,否则影响检出率。避免通过静脉留置管直接采集血样。标本采集必须在治疗前完成.按一人一瓶一单的原则贴好标签。接种有标本的培养瓶应立即送至微生物实验室,如有特殊情况不能送检的,应将培养瓶置于室温,切勿放人冰箱。
    6)痰液标本的采集:一般采用自然咳痰法,以晨痰为佳,采集标本前应用冷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和牙齿。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标本量应不少于1ml。咳痰困难者可雾化吸人加温至45℃的100g/L氯化钠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支气管镜采集法,防污染毛刷采集法,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法。经胸壁针穿刺吸引法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取标本时,均应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操作,并须注意尽可能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污染。
    7)接种、分离及鉴定细菌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结核杆菌等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必须在100%外排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8)培养阴性并不能否定肾结核,长期反复检查均为阴性者除外,一般应注意病程、采样的时机、方法以及其它原因的影响,通常在病变波及并破溃到泌尿道时可发现。
    9)因肾碧核的结核杆菌常间断性排出,故尿结核杆菌的检查应连续三次,最好五次。
    10)肾盂尿采集通常由临床医师进行,用导尿管采集肾盂尿,充分冲洗膀胱,以最后一次冲洗尿作为对照,再将导尿管插人输尿管,分别标记左右两侧,各收集三次尿。如输尿管尿菌落数比对照尿菌落数多或第三次尿比第一次尿菌落数多,该菌尿可能来自膀胱。
    11)治疗期间应定期做结核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观察疗效。
  3.L型结核杆菌检查
  (1)检查方法:细胞壁染色法、L型分枝杆菌培养基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尿液或血液。
  (3)参考值:阴性。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肽聚糖合成的因素都可诱导细菌形成L型。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或体外经青霉素、环丝氨酸或溶菌酶诱导,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可受到影响;异烟肼影响分枝杆菌的合成.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后在溶菌酶的作用下可破坏肽聚糖,均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变为L型.呈颗粒状或丝状。L型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杆菌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结核分枝杆菌为了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细胞壁完全或部分缺失,导致细胞壁中分枝菌酸也全部或部分缺失。L型结核分枝杆菌可在结核患者各种标本中检出。L型结核杆菌的检查对诊断菌阴结核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细菌L型的主要意义在于细菌仍有致病性,而且是临床上感染漏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5)方法学评价
    1)细胞壁染色法有其缺陷,只能证明标本内存在L型菌,但不一定就是L型结核分枝杆菌,还须经培养法返祖才可确定为L型结核分枝杆菌,费时很长。如能在细胞壁染色及培养的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确诊是否为L型结核分枝杆菌,将大大提高确诊的效率,而且会使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更加快速,满足临床需要。
    2)细菌L型需在高渗和营养丰富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细菌L型生长缓慢,培养2~7d才见生长。无阳性发现可报告无L型细菌生长,根据需要还可做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3)细菌L型对抗生索的敏感性往往与原菌有所不同。
  4.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
  (1)测定方法:PCR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临床标本包括尿液或EDTA抗凝的全血标本。采样容器最好是密闭一次性的,如真空采血管。一次性塑料容器使用时无需进行预处理。当使用非密闭系统采样时,如尿液采集,必须注意防止来自采样者的皮屑或分泌物的污染。采样者采样时应戴一次性手套。
  (3)参考值:阴性。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目前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PCR检测结果,在结核病的临床诊治中,只能够作为辅助参考,不能作为结核病诊断的主要指标。临床医师在参考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查的同时,必须同时参照结核分枝杆菌的传统微生物学检查(包括抗酸染色镜检,特别是分枝杆菌培养检查)的结果并参考其他临床检查手段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5)方法学评价
    1)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大多费时,阳性率也较低。而免疫学方法虽较敏感,但有些微生物可能会有共同抗原.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出现,而且部分抗体检测难以辨别是现行感染还是既往感染。临床上迫切需要敏感、特异、快速的诊断方法。传统的快速细胞培养技术敏感性非常低,ELISA法不够敏感,并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诊断具有高度灵敏性,操作相对培养方法较简便,检测周期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很高,由于感染后体液中结核菌DNA的出现早于临床症状或血清学标记的出现,故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基因诊断在早期诊断及分型鉴定等方面均有优越性。
    2)PCR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结核杆菌DNA进行直接快速检测,具有高灵敏度,为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但由于目前的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商业试剂盒,基本上都仅针对一个(或几个)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基因靶序列进行扩增检测。因此,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结果与结核病临床诊治及流行病学的符合性尚待进一步证实。
    3)PCR检测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检测成本较高,实验要求高,完成PCR检测实验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4)应注意由于试剂质量差异,实验条件限制和操作不当导致的错误检测结果。另一方面,PCR难以确定病灶是否为活动性,不能区分菌的死活状态和不能指导临床用药等缺陷,故PCR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
    5)出现假阳性最主要的原因是污染,另外所选引物的特异性不高也可发生假阳性。由于某些分枝杆菌(如螗分枝杆菌)也存在与结核分枝杆菌相同的片段,亦是造成假阳性的原因之一。假阴性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某些抑制物的存在,使得不能扩增,也可能是菌量太少或DNA变性引起的。
  5.噬菌体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1)测定方法:先以特异性噬菌体感染、裂解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再用杀病毒剂清除所有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噬菌体,而结核分枝杆菌胞内的噬菌体继续扩增,进而裂解细胞,释放噬菌体。裂解释放的噬菌体感染随即添加的敏感细胞.在其胞内扩增并裂解敏感细胞,敏感细胞菌苔上出现肉服可见的噬菌斑。如待检标本不含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被杀病毒剂完全清除,故无噬菌体感染敏感细胞,敏感细胞菌苔上无噬菌斑出现。
  (2)标本采集和要求:痰液、尿液、血液。
  (3)参考值和参考范围:阴性。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
    1)用于结核病的实验诊断,尤其是初诊患者的鉴别诊断。由于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出活的结核分枝杆菌.且适用于包括痰液、胸水、腹水、尿、脑脊液、骨髓在内的多种类型标本,因此通过本方法检测结果可直接判定患者是否为活动性结核患者,无需进一步鉴定。如联合涂片法检查,效果更佳。
    2)抗痨治疗效果的评价:由于检测结果的噬菌斑数量与标本中所含结核分枝杆菌数量成正相关,因此可通过噬菌斑数量变化,实验结果强阳性、弱阳性、阴性的转变来实时监控抗痨药物是否对症。
    3)用于涂片阴性疑似病例的确诊:涂片法检出率极低,造成大量结核患者漏诊.噬菌体法可检出约1/2~2/3涂片漏检的阳性患者,从而防止结核病的扩散。
  (5)方法学评价
    1)快速:痰标本处理后,仅24h就报告结果;灵敏:检测下限可达100~300CFU/ml;准确:只检出活的结核分枝杆菌;简单:常规操作,极易掌握,无需特殊仪器;方便:肉眼直接判读结果,无需显微观察;安全:不滋长活体感染源,可检出大量涂片漏诊患者;特异;所采用特异性噬菌体仅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敏感,对其它非结核分枝杆菌、非分枝杆菌均不敏感。
    2)每次试验均应设立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检测杀病毒剂的有效性。阳性对照检测噬菌体和敏感细胞的有效性。
    3)假阳性:杀毒剂不足,搅拌不充分,仪器设备或培养基、敏感细胞、噬菌体污染。
    4)假阴性:阳性对照制备过程中,敏感细胞稀释倍数太高;使用过期的敏感细胞;过量使用杀毒剂或杀毒剂处理时间过长;噬菌体过期;噬菌体加入量不足。
    5)噬菌体法比培养法检测周期大大缩短,有助于真正实现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比涂片法和培养法检出率更高,可检出约1/2到2/3涂片漏检的阳性标本。
  6.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分枝菌酸由于不同种的分枝杆菌细胞壁中的分枝菌酸不同,所以利用HPLC检测分枝菌酸可鉴定菌种。HPLC是根据分析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特异性成分结核菌脂酸和β-羟基-α脂肪酸的不同来鉴定分枝杆菌,目前已经能鉴定50个种以上,但不能鉴别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事先需经纯培养,仪器也较为昂贵,操作比较复杂,其优点是能很快鉴定结果,而且可以成批进行.但在临床实验室开展尚不实际。
  7.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有两种:一种为旧结核菌素(oldtuberculin,OT),另一种为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PD)。
  (1)测定方法:采用OT法或PPD法。
  (2)结果分析:①阳性,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直径0.5~1.5cm之间。这表明机体曾感染过结核.出现超敏反应,但不表示正患结核病;②强阳性,硬结、直径超过1.5cm以上,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检查;③阴性,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结直径小于0.5cm,说明无结核感染。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结核菌素试验主要用于测定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群感染率很高加上大面积接种卡介苗,许多健康人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但通常接种卡介苗后仅为弱反应,反应直径小于10mm。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愈强,作为支持结核病的根据就越重要;另一方面,阴性反应并不能排除结核病,一个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结核菌素试验可受多种因素抑制,如营养不良、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麻疹、水痘、恶性肿瘤、严重的细菌感染及应用皮质类固醇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等。若患者曾经做过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而后来转为阳性.则强烈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试验阴性者表示未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或卡介苗接种不成功。但应考虑以下情况:①结核杆菌感染初期,机体尚未建立抗结核免疫;②老年人,整体免疫功能衰退;③严重结核病患者,如结核性脑膜炎、全身粟粒性结核,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结核杆菌感染较严重时,会增强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使结核菌素试验受抑制,称为变态缺失;④结核病患者同时患有麻疹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免疫功能受抑。以上诸情况,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反应。
  (4)方法学评价:结核菌素储存、稀释不当,结核菌素吸附在针管玻璃上及污染等,均会使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可靠.需了解结核菌素制剂情况。
  8.抗PPDIgG的检测
  (1)测定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法、金标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血清或尿液。
  (3)参考值:阴性。
  (4)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检测患者血清中抗PPDIgG,可作为活动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耳前认为抗体在抗结核免疫方面无保护作用,但高滴度的抗PPD抗体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特别是肺外感染,或无法分离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但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不高。一般来说,其阳性的价值相当于结核菌素试验,表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不能据此诊断结核病。相反,抗体阴性的价值相对要高,可以用来除外结核病,但由于抗结核抗体存在很高的假阴性,其实际应用也受到限制。
  (5)方法学评价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优点是特异、简便,可同时测定大量标本,易于标准化以及实验废弃物易于处理。
    2)放射免疫测定法:是以放射性核索作为示踪物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由于此项技术将核素分析的高灵敏度和精确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因此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样品及试剂用量少、试验方法易规范化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的污染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
    3)金标法: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提纯结核杆菌特异性外膜抗原.利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原理,用于测定活动性结核患者IgG、IgA、lgM抗体的快速血清免疫学诊断,可以对化疗后抗体滴度进行动态跟踪观察,具有特异性好、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等特点,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敏感度接近于酶标法,被称为“浓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9.动物接种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和毒力测定。此法敏感可靠,但操作较繁琐,不能列为常规检查。常用的动物为豚鼠和小鼠。一般在接种后3~4周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身体消瘦。结核菌素试验转为阳性。剖检时可看到淋巴结、肝、脾、肾、肺等脏器的典型结核病变,由病变处可查到抗酸杆菌或经培养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
  10.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1)测定方法:直接测序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RC-SSCP)、固相杂交法。
  (2)标本采集和要求:见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部分。
  (3)临床诊断价值和评价:由于基因突变的发生,有2/3以上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近年来至少有2/3以上的结核患者处于多种耐药病例的危险之中,因此,对由患者体内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应做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研究结核杆菌耐药分子机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建立一套快速鉴定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类型的方法,了解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的化疗和防止耐药菌体的播散。结核杆菌对一些药物的耐药机制已被证实。利福平耐药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编码RNA聚合酶B亚基(rpoB)的基因突变所致。由于rpoB基因的突变,导致RNA聚合酶分子原有的利福平结合位点的构象发生改变,失去了结合利福平的能力,从而使得该菌对利福平耐药;链霉素的作用机制是在核糖体水平十扰蛋白质的合成,包括抑制mRNA翻译的启动或导致错译及引起异常校正等,链霉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编码核糖体Sl2蛋白的rPsl基因发生突变以及编码16SrRNA的rrs基因发生突变;异烟肼的耐药与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失活有关,编码该酶的KatG基因的缺失,碱基插入或突变,使得酶分子活性严重降低或失活以及热稳定性发生改变。Baner-Jee等研究发现,由inhA基因编码的酶可能是异烟肼和乙硫异烟肼共同的靶子,因此inhA基因的突变导致了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
  (4)方法学评价
    1)直接测序法是鉴定突变的“金标准”,但该操作繁琐、费用昂贵,限制了它的应用。
    2)PCR-SSCP是检测单碱基置换和数碱基缺失或插入的可靠而简便方法,比直接DNA测序容易进行,广泛用作突变筛选方法。PCR-SSCP是大量标本或多个靶基因分析的较佳方法。
    3)固相杂交法是检测耐药基因突变的一种快速、简便的筛选方法,适合于临床标本的直接检测。
  
  【检验项目综合应用】
  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泌尿系统结核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泌尿道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时基本可以确诊。涂片镜检和培养是全球公认的结核病诊断的标准的方法。利用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性的涂片镜检是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直接提示。也是临床早期诊断、判定疗效、估价病情和流行病学监控十分重要的依据。结核杆菌培养检查是目前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如患者标本中检出结核菌,可基本确诊为结核病,并且具有传染性。PCR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结核杆菌DNA进行直接快速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为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尤其适用于诊断困难又急于早日进行治疗的患者。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为结核病.但多次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应考虑L型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同时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以免造成漏诊。
我信任百达,希望一次过关!学习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种信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达感恩节特惠大促销活动

QQ|百达医学|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百达医学网社区 ( 京ICP备14026141号-1公安机关备案号码:13100015310 )

GMT+8, 2024-4-20 0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