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找组织啦,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欢迎加入医务人员大家庭,这里有才华横溢医学院教授,也有妙手回春杏林高手,也有踌躇满志医界公仆。我们与您一起攀登医界最高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如果您是专家能人加qq395063096获取特别邀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梁老师 于 2014-10-22 16:12 编辑
大家都仔细研读过我们一本通,也许换有学员采取其他参考书。马上就要考试,我们特别从历年考题中分析出一些相关考点,让大家提前进入战场感觉。
做题啦,大家先做,后看答案。100题,只要不做错一半都有希望。然后我来告诉大家那些题一定不能出错。也就是可能要出考题哦,呵呵我的预测只做参考。
要求:在40分钟之内做完,成绩在75分者为合格。
不翻书,不度娘。认真做题的。
1.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A.要有病原体存在 B.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 C.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 D.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E.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 2.所谓流行病学是指 A.研究人群中常见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B.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C.医学的一门方法学 D.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E.研究疾病流行的医学科学分支 3.监测儿童感染性腹泻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指标是 A.罹患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死亡率 E.续发率 4.下列哪项关于发病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A.发病率是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测量危险度(计算RR值等)以探讨发病因素及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B.理论上只有存在发病风险的人口才作为发病率计算的分母,分子是一定时期(一般指年)内的新发病人数,若在观察期间某人多次发病,则应多次计为新发病例数。发病时间很难判定时,可以用初次诊断时间作为发病时间 C.发病率的高低受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等的影响,可按上述特征分别计算,即发病专率。在对不同地区进行率的比较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的构成,进行率的标准化 D.对于癌症、结核病之类的疾病有时早期并无自觉症状,发现病人的方法(如普查还是报告)等对发病率的影响较大,还应注意疾病的漏报率和随访率对发病率的影响 E.以上都正确 5.下列哪种关于流行病学的论述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 B.流行病学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疾病 C.流行病学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疾病 D.流行病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 E.流行病学是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疾病 6.下列哪项论述不正确 A.队列研究可能不易发生偏差 B.队列研究有可能直接计算发病率 C.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 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 E.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7.下列哪一项常用作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A.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B.观察到的病例数 C.健康人数 D.观察人年数 E.无症状的病例数 8."分布"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 A.一个经常变动的过程 B.相对稳定的过程 C.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D.一个不受社会和自然条件影响的过程 E.一个仅受致病因子、人群特征影响的过程 9.下列那种是被动免疫制品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破伤风抗毒素 10.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反复查出慢性痢疾患者,可以达到何种目的 A.促进健康 B.减少并发症 C.减少后遗症 D.减少传染病 E.减少死亡 11.在对50名某病病例与50名对照的研究中,二者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从下述情况中得出结论 A.不存在这种因素与这种病的关联 B.这种差别可能有临床意义 C.这种差别可能是抽样变异的结果 D.病例与对照的可比性已经被证实 E.观察者或访问者的偏倚已经被排除 12.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时应分别使用 A.年龄别发病率和年龄别死亡率 B.标准化发病率和标准化死亡率 C.性别发病率和性别死亡率 D.城乡别发病率和城乡别死亡率 E.种族别发病率和种族别死亡率 13.为研究某因素与某疾病关系,进行了定群研究(1977~1978)观察资料如下 时间 起始观察人数中途退出 中途加入 发病例数 1976.12.31 1000 160 380 20 1977.12.31 1200 190 200 10 1978.12.31 1200 由上述资料可得出该病发病率为 A.30/3400 B.30/3800 C.30/2400 D.30/2300 E.不能计算 14.在进行率的直接标准化时,首先应该掌握 A.总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B.人群的生活习性 C.环境因素 D.以往的发病或死亡情况 E.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15.那种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大多见于儿童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食物传播 C.经水传播 D.经虫媒传播 E.日常生活接触 16.可以准确计算相对危险度的指标是 A.病死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复发率 E.时点患病率 17.下列哪项关于患病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A.患病率一般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说明此类疾病流行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对于急性病和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 B.患病率计算时分子是一定时期内的新、旧病例数 C.在对不同地区进行患病率的比较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的构成,进行率的标准化 D.在发病率、病程均稳定的情况下,患病率等于发病率乘以病程 E.以上都正确 18.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选择100例确诊新生儿黄疸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调查产母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临床随访研究 D.实验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19.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症新发病例的相对频数如下总百分比 部位 甲人群 乙人群 肺 10.0 6.7 乳腺 30.0 20.0 子宫 25.0 16.7 其它 35.0 56.6 计 100.0 100.0 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于罹患肺癌、乳腺癌及子宫癌。这一推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未区分发病率与患病率 C.不正确,因未用率来做推论,而用了构成比 D.不正确,因忽视了可能的队列作用 E.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 20.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宿主因素决定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 B.病因、宿主和环境为疾病发生的三要素 C.病因作用于宿主即可发生疾病 D.环境因素影响人们对疾病的暴露程度 E.宿主、环境、病因三要素保持平衡,则人们呈健康状态 2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A.病例为可疑患者,对照组不患某病 B.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为可疑患者 C.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也为患者 D.病例为确诊患某病人,而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 E.病例和对照都未被确定患某病 22.一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的阴性预测值很高,这说明 A.方法的敏感度高 B.方法的特异度低 C.方法的特异度高 D.方法的敏感度低 E.人群患病率较低 23.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其对照常用 A.自身对照 B.邻居对照 C.亲属对照 D.未接种的健康人对照 E.该病病例对照 24.传播机制是指 A.病原体在传播媒介中生长,繁殖然后侵入机体的过程 B.流行过程与传染过程的综合 C.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D.病原体排出体外的途径 E.病原体侵入易感机体的途径 25.疫苗效果考核时现场试验的观察对象要求 A.愿意配合研究者 B.观察对象应是该制品相应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C.人群中近期内无相应疾病流行及同的疫苗接种史 D.观察对象应该身体健康 E.接种对象年龄应小于10周岁 26.外潜伏期是指 A.病人受感染后所经过的时间 B.病原体在体内存活的时间 C.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的某一阶段后,才具有传染性的时间 D.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存活的时间 E.病原体在食物或水中存活的时间 27.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 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判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 28.某地区50万人,三年前检查粪便,发现钩虫感染率为70%,今抽样复查,考核三年来防治效果,据估计感染率已降到30%,则此次调查,应抽样多少人(α=0.05d=O.2p) A.171人 B.233人 C.933人 D.43人 E.415人 29.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项选择对照的方法是正确的 A.对照可随研究人员随意选择 B.对照必须是年轻人 C.对照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D.对照必须同病例来自同一人群 E.对照必须同病例来自同一人群,且与病例同样受到选择因素的作用 30.以55~59岁组两组男性人群,每年以10万人口新发以下几种癌症新癌症数(1/10万·人·年) 甲人群 乙人群 肺癌 40 55 结肠与直肠癌 20 30 前列腺癌 12 15 推断55~59岁组乙人群对上述三种癌的发生倾向性大于同年龄组的甲人群 A.对的 B.不对的,因为缺乏区别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对的,因单独以死亡率来比,算不出危险性 D.不对的,因两组人群缺少年龄标化比较 E.不对的,因没有对照或比较组(人群) 31.为了尽量发现病人,在制订诊断标准过程中,常常必须 A.提高特异度 B.提高灵敏度 C.降低假阳性率 D.提高假阴性率 E.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相等 32.美国白人,美国的日本移民与日本人的一些死因的标化死亡比 ───────────────────── 日本移民 疾病 日本 ──────── 美国白人 非美国生 美国生 ───────────────────── 冠心病 100 226 163 481 (男) 宫颈癌 100 52 33 48 ───────────────────── 上述资料说明: A.冠心病是环境因素起作用,宫颈癌是遗传因素所致 B.宫颈癌是环境因素起作用,冠心病是遗传因素所致 C.两者都是遗传因素起作用 D.两者都是环境因素起作用 E.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33.根据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学说,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 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4.病例组的暴露史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则 A.暴露与疾病有因果关系 B.暴露是疾病的原因 C.该病是由于这种暴露引起的 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该病与暴露无联系 正确答案 35.在某稳定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升高了,则 A.该病治愈率下降 B.该病死亡率下降 C.该病病死率下降 D.该病发病率与病程的乘积增加 E.该病病程延长 36.下列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A.危险因素,泛称病因,从其作用讲,它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B.把混杂因素进行配比情况,称配比过头 C.暴露是指曾经接触某研究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 D.疾病监测是经常收集、核对疾病存在现状及影响其分布因素,将其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其实质是一种横断面研究 E.抽样调查是一种以小窥大,省时省力的研究方法,为了早期发现和普治病人,经常应用它 37.所谓疾病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 D.地区、人群和长期变异 E.地区、人群和时间分布 38.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判断标准中,那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联系的程度愈大,成为因果关系的可能性愈大 B.屡试不爽和特异性 C.疾病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与研究中的病因分布相一致,并在时间上先因后果 D.研究中的病因的量与发病率的量有相关关系 E.现场实验证据,仅供参考 39.下列哪项关于病死率的论述是正确的 A.病死率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B.病死率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C.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要注意可比性 D.病死率分母中患者情况不同则指标的意义不同,不能用医院病死率代表所在地区的病死率 E.以上都正确 40.下列哪些疾病可以用感染率描述其流行强度 A.胃癌 B.糖尿病 C.高血压 D.乙型肝炎 E.风湿性心脏病 41.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 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加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 4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并非掌握某个病的全部病因机制后,才能对该病进行预防措施 B.即使查明了病因以后,也未必需要针对直接病因采取预防措施 C.只要切断病因链上的某一环节,就可防止疾病的连续发生 D.疾病的预防措施可针对宿主、环境及致病因子的任何一种 E.疾病的预防措施,只是对病因而言的 43.下列哪项是病例一对照研究的优点 A.在估计暴露因素时,很少有偏性 B.可研究暴露于某因素后所导致的多种疾病 C.极少靠调查对象的回忆来获取暴露资料 D.可正确地计算疾病的发病率 E.适应于罕见疾病的病因研究 44.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B.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100% 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E.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100% 45.某地进行配比病例一对照研究其结果如下 对 照 + - 病+ 10 50 例- 5 50 其比值比为 A.2 B.0.5 C.5 D.10 E.0.1 46.很多呼吸道传染病都具有周期性流亏的规律,其主要原因是 A.易感者的积累 B.病原体的变异 C.人口流动 D.发病率下降 E.以上都不是 47.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三角模型把病因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独立成分加以阐述,但事实是,病因是蕴藏在环境中的一个因素 B.病因网的基本观点是,疾病的发生并非归因于单个的病因,而是一连串病因的结果 C.轮状模型是用来说明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方法 D.轮状模型与病因网不同点在于,前者只用于疾病单因素分析 E.宿主、环境、病因构成了流行病学三角模型 48.最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横断面调查 E.病例对照研究 49.发病率、患病率和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为 A.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C.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D.病程=患病率-发病率 E.发病率=患病率×病程 50.使用一种只能预防死亡,但不能使该病康复的新疗法,以下情况将会发生 A.疾病患病率将会减少 B.疾病患病率将会增加 C.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减少 D.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增加 E.疾病的发病率和患者率将会减少 51.满足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病率和病程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病死率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病程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感染率相当稳定 52.下列哪项资料可提供计算患病率指标 A.住院病例资料 B.横断面调查资料 C.门诊病例资料 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53.下列哪项资料可提供计算发病率指标 A.住院病例资料 B.横断面调查资料 C.门诊病例资料 D.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E.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54.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A.个案调查及暴发调查 B.描述疾病的人群、时间及空间分布 C.病例对照研究及定群研究 D.个案调查、暴发调查、现况调查、病例对研究及定群研究 E.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 55.有人研究授乳与乳腺癌的关系,回顾性的调查如下 乳癌组 对照组 无授乳史 208 192 有授乳史 50 66 经计算其OR为: A.208×66/192×50 B.192×50/208×66 C.208/(208+50) D.208/192+208/50/(50+66) E.资料不全,无法计算 56.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与方法学研究 B.描述分布、形成假设、验证假设 C.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D.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 E.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57.下列关于流行病学研究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主要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与防制措施 C.只研究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D.只研究疾病的防制策略与措施 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8.下列哪些疾病可以用病死率作为其预后的描述指标 A.流行性感冒 B.慢性痢疾 C.急性心肌梗死 D.胃癌 E.肝硬化 59.把握度(1-β)要求愈大 A.第二类误差越大 B.第一类误差愈大 C.样本量也愈大 D.标准差愈大 E.实验重复次数愈多 60.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 B.患病率调查对病程短的疾病意义不大 C.病死率可以说明某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某医院的治疗水平 D.发病率的用途比患病率大 E.患病率常用于说明慢性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61.下列关于调查表设计原则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相关项目一个不能少,无关项目一个也不要 B.措词尽可能采用专业术语 C.措词尽可能简练准确,通俗易懂 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指标 E.项目排列先易后难,先一般问题后敏感问题 62.轮状模型两个组成部分是 A.传染源、易感者 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 C.宿主、环境 D.环境、病因 E.病因、宿主 63.下列哪项不是判定因果关系的标准 A.关联的强度 B.正确的时序关系 C.剂量-反应关系 D.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关联的可重复性 64.下列关于抽样调查与普查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抽样调查和普查都属于观察法 B.抽样调查覆盖面一般比普查广,而且费用省、速度快 C.抽样调查与普查均不适用于调查患病率很低的疾病 D.抽样调查特别适用于变异程度大的调查对象 E.普查不存在随机误差 65.下列关于病因的陈述哪项最准确 A.致病因子 B.不良心理行为因素 C.有害物质 D.病原微生物 E.所有可以导致人群发病率升高的因素 66.下列关于样本含量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B.现实中只能根据人力、财力和物力确定样本含量 C.应根据统计学要求确定合适的样本含量 D.可以根据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意愿确定样本含量 E.研究者认为该调查多少就调查多少 67.描述疾病分布的基本指标是 A.平均数及标准差 B.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 C.率和比 D.相对危险度及比值比 E.相对危险度及特异危险度 68.有对照组的研究方法,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同异并用法 E.排除法 69.下列关于必要病因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非传染病无必要病因,传染病才有必要病因 B.必要病因不明的疾病无法进行预防 C.必要病因是病因研究的重点 D.必要病因一定与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 E.环境污染是肺癌的必要病因 70.描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年龄分布时,为正确揭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最好采用 A.横断面调查 B.出生队列分析 C.生态学研究 D.病例系列研究 E.移民流行病学研究 71.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的选择不包括 A.病例的配偶、同胞、同事、亲朋、同班同学 B.在人群中抽取的非病例 C.和患者暴露于同一因素但未患病的健康人 D.同一队列中的非病人 E.同一病区与所研究疾病无病因学联系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72.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涉及因素许多具体因素且可操作性强 B.不存在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C.不存在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D.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E.涉及的病因链多且清晰具体 73.筛检试验的阴性预测值是指 A.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B.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病的比例 C.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D.阴性结果中真正无病的比例 E.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74.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假设必定成立 B.假设尚不能成立 C.假设本身难以推断 D.假设可能成立 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 75.在确定医务人员、病床、医疗设备等卫生资源分配时,主要依据 A.主要疾病的标化死亡率 B.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主要疾病的病死率 D.主要疾病的死亡率 E.主要疾病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患病率 76.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是 A.OR、RR B.符合率 C.灵敏度、假阴性率 D.灵敏度、假阳性率 E.特异度、灵敏度 77.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形式 A.季节性升高 B.流行 C.周期性 D.长期变异 E.爆发 78.在诊断试验中,并联是指 A.同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 B.在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时,只要一个试验结果阳性最终结果就判定为阳性 C.在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时,每一个试验结果均阳性最终结果才判定为阳性 D.在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时,只要一个试验结果阴性最终结果就判定为阴性 E.系列试验 79.某项筛检试验的阳性判定标准降低(放宽)将会导致 A.特异度升高 B.灵敏度降低 C.假阴性率升高 D.假阳性率降低 E.灵敏度升高、假阳性率升高 80.进行筛检试验时应首先考虑 A.患病率高的疾病 B.发病率高的疾病 C.能早期诊断的疾病 D.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正确答案:A A.病例突然增多且集中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内 B.病例突然增多又骤然下降的现象 C.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流行水平 D.集体单位短时间内突然发现许多相同病例的现象 E.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水平 82.下列关于横断面调查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横断面调查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所以它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B.横断面调查属于观察法 C.横断面调查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D.横断面调查时因素与疾病同时存在,可以一起调查 E.横断面调查可以描述疾病分布 83.筛检试验的灵敏度是指 A.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B.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病的比例 C.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D.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E.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84.抽样调查的结果 A.能算出发病率 B.能算出患病率 C.能算出病死率 D.能算出特异危险度 E.能得到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系 85.某地甲肝预防工作做的不好,对下列哪项影响较大 A.死亡率 B.引入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发病率 86.形成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 A.普查 B.社区实验 C.队列研究 D.现场实验 E.临床试验 8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因素主要来自 A.横断面调查 B.个案调查中提供的线索 C.其他学科、其他领域提出的线索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88.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观察单位间变异程度和样本含量 B.抽样方法 C.样本含量 D.观察单位间变异程度 E.调查工作的认真程度 89.筛检试验的特异度是指 A.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B.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病的比例 C.实际有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D.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E.实际无病按阳性标准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 90.某县为农牧业结合区,当调查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人群的绦虫病时,最好采用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随意抽样 91.几个筛检试验联合使用时,以下哪项论述是错误的 A.串联可提高特异度 B.并联可提高敏感度 C.串联时每一试验均为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 D.并联时任何一个试验阳性时即诊断为阳性 E.并联可以降低误诊率 92.静脉注射吸毒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必要病因 D.充分病因 E.继发病因 93.确定某暴露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强度用 A.该人群中暴露于该因素的暴露率 B.相对危险度 C.该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该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94.疾病的病死率是 A.该病病人的死亡百分比 B.该病死亡率 C.该病死亡专率 D.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 E.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构成比 95.流行病学认为病因是 A.必然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 B.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导致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能够引起疾病的所有因素 E.宿主因素与病原微生物 96.关于粗率和标准化率的意义,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粗率因信息粗糙,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B.粗率只有转化为标准化率时才具有流行病学价值 C.流行病学中任何有关率的比较都应使用标准化率 D.标准化率比粗率提供的信息更准确、可靠 E.标准化率只是提供相互比较的基础,它不能作为卫生资源分配的依据 97.在诊断试验中,串联是指 A.同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 B.在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时,只要一个试验结果阳性最终结果就判定为阳性 C.在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时,每一个试验结果均阴性最终结果才判定为阴性 D.在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试验时,只要一个试验结果阴性最终结果就判定为阴性 E.平行试验 98.流行病学医师进行社区诊断最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A.病例系列研究 B.横断面调查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纵向研究 99.在进行因果关系推论前必须排除的是 A.直接联系 B.间接联系、人为联系、虚假联系 C.虚假联系、统计学联系 D.统计学联系、人为联系 E.人为联系、虚假联系 100.要进行社区群体诊断,流行病学工作者的首要工作是 A.制订诊断标准 B.实验室检查 C.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 D.计算发病率 E.描述疾病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