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医务工作者
发表于 2011-7-26 16:06:09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找组织啦,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欢迎加入医务人员大家庭,这里有才华横溢医学院教授,也有妙手回春杏林高手,也有踌躇满志医界公仆。我们与您一起攀登医界最高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如果您是专家能人加qq395063096获取特别邀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中医对糖尿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
糖尿病无论I型或Ⅱ型均由遗传因素决定,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发病。
中医对本病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机制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良好地为历代中医师防治本病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治疗原则,更重要的是对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保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天不足五脏虚弱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按照现在的观点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遗传因素有关。这就是为什么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的人,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
二、饮食不节积热伤津
《外台秘要.消渴方》篇说:“饮噉无度,咀嚼 鲊酱,不择酸咸,积年长夜,酣兴不懈,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木石犹且干枯,在人何能不渴?”《丹溪心法. 消渴》篇说:“酒面无节,酷嗜炙 ……于是炎火上薰,腑脏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说明饮食不节与本病发生有密切关系。《素问.奇病论》说的更明确,其中言“消渴者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明确指出得消渴病的人多由于吃得太多太好,即过量摄入高热量的饮食造成肥胖,而肥胖可使人生内热,长期内热就可转消渴。
三、情志失调郁火伤阴
对于情志失调可诱发本病,历代医家论述不少。《儒门事亲. 河间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临床指南医案. 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医宗己任篇.消症》谓:“消之为病,一原于心火炽炎,……然其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恕。”这些充分说明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
四、房劳过度肾精亏损
古代医家认为,房室不节,房劳过度,不仅可令人早衰短寿,还可诱发本病。《备急千金要方. 消渴》篇说:消渴由于“凡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外台秘要.消渴消中》篇说:“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说明房室过度、肾燥精虚,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五、滥服药物耗伤阴津
此外如今西药盛行,很多西药使用不当均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近年的研究观察认为多种西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激素、抗菌素、避孕药等,其中有不少品种可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胰岛素分泌,或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影响血糖的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