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登陆找组织啦,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欢迎加入医务人员大家庭,这里有才华横溢医学院教授,也有妙手回春杏林高手,也有踌躇满志医界公仆。我们与您一起攀登医界最高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如果您是专家能人加qq395063096获取特别邀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三、止血
十灰散
【方源】《十药神书》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咳血方
【方源】《丹溪心法》
【组成】青黛 瓜蒌仁 海粉 山栀子 诃子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系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病位虽在肺,但病本则在肝。治当清肝泻火,使火清气降,肺金自宁。方中青黛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山栀子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炒黑可入血分而止血,两药合用,澄本清源,共为君药。臣以瓜蒌仁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海粉清肺降火,软坚化痰。佐以诃子清降敛肺,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宁肺、凉血止血之功。
小蓟饮子
【方源】《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因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气化失司所致。治宜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方中小蓟功擅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利尿通淋,尤宜于尿血、血淋之症,是为君药。臣以生地黄凉血止血,养阴清热;蒲黄、藕节助君药凉血止血,并能消瘀。佐以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导热从下而出;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尚有防诸药寒凉滞血之功。使以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调药。诸药合用,共成凉血止血为主,利水通淋为辅之方。本方是由导赤散加小蓟、藕节、蒲黄、滑石、栀子、当归而成,由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之方变为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之剂。
槐花散
【方源】《普济本事方》
【组成】槐花 柏叶 荆芥穗 枳壳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肠风、脏毒皆因风热或湿热邪毒,壅遏肠道血分,损伤脉络,血渗外溢所致。“肠风者,下血新鲜,直出四射,皆由便前而来……脏毒者,下血瘀晦,无论便前便后皆然”(《成方便读》)。治宜清肠凉血为主,兼以疏风行气。方中槐花善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君药。臣以侧柏叶清热止血,可增强君药凉血止血之力。荆芥穗辛散疏风,微温不燥,炒用入血分而止血;枳壳行气宽肠,以达“气调则血调”之目的,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肠疏风,具有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
黄土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 阿胶 黄芩 灶心黄土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配伍意义】本方证因脾阳不足,统摄无权所致。治宜温阳止血为主,兼以健脾养血。方中灶心黄土(即伏龙肝)温中收涩止血,用以为君。臣以白术、附子温阳健脾以复统血之权。然辛温之术、附易耗血动血,且出血者,阴血每亦亏耗,故以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与苦寒之黄芩合用,又能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而生地、阿胶得术、附则滋而不腻,避免了呆滞碍脾之弊,均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合用,为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良剂,具有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的配伍特点,故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温病条辨》)
【鉴别】
1.本方与归脾汤两方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黄土汤中以灶心黄土合炮附子、白术为主,配伍生地、阿胶、黄芩以温阳健脾而摄血,滋阴养血而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归脾汤重用黄芪、龙眼肉,配伍人参、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2.本方与理中丸皆可用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之便血、吐血、崩漏等。理中丸以干姜配人参、白术、甘草,重在温中健脾以治本,故适用于病情较轻、病势较缓之证;本方以灶心黄土配白术、附子、生地、阿胶、黄芩、甘草,温中健脾与收涩止血并施,标本兼顾,故适用于病情较重、病势较急之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