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达医学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卫生管理职称手机题库卫生职称精准资料高级职称题库及白皮书实验保过课堂,一次过!
淘精准资料书籍双百实验,给自己过关机会医学高级职称题库庆祝,百达开通北医服务专区
查看: 2228|回复: 4
收起左侧

方剂学—第二单元 解表剂(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2 1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找组织啦,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欢迎加入医务人员大家庭,这里有才华横溢医学院教授,也有妙手回春杏林高手,也有踌躇满志医界公仆。我们与您一起攀登医界最高峰,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如果您是专家能人加qq395063096获取特别邀请。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 麻黄四两(9g) 杏仁五十个(9g) 石膏半斤(18g) 甘草(炙)二两(6g)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者。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由外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而致。治宜辛凉透邪,清热平喘之法。方中麻黄辛温,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解肌以清热。二药一温一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共用为君。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而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而以宣为主。共成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柴葛解肌汤
  【方源】(《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6g 葛根9g 黄芩6g石膏5g羌活3g 白芷3g 芍药6g 桔梗3g 生姜3片 大枣2枚甘草3g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升麻葛根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升麻10g 葛根10g 芍药6g 炙甘草3g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四、扶正解表
  败毒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川芎、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甘草各三十两(各900g)生姜、薄荷各少许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 g),加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去滓热服。亦可作汤剂,入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外感风寒湿邪,治当发汗解表,但正虚不能驱邪外出,故拟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为法。方中羌活、独活疏风散寒,除湿止痛,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为君。川芎行血祛风,柴胡解肌退热,助羌活、独活解表逐邪,宣痹止痛为臣。枳壳降气,桔梗开肺,前胡祛痰,茯苓渗湿,合而利肺气,除痰湿而止咳嗽为佐。人参、甘草益气,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原方“入生姜、薄荷煎”,亦是助发散外邪之意,共为佐使。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方歌:败毒参姜羌独芎,柴枳前桔草薄苓。正虚外感风寒湿,益气解表祛湿灵。
  趣味记忆: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
  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参苏饮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紫苏叶、葛根、姜半夏、前胡、茯苓各三分,橘红、桔梗、枳壳、木香、 炙甘草各半两,生姜7片,枣一枚。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配伍意义】本方为素体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者设。治当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方中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前胡降气祛痰、疏散风邪,葛根解肌发表、透邪退热,橘红、半夏理气化痰,枳壳、桔梗宽中快膈,木香行气调中,茯苓健脾渗湿,人参益气扶正,甘草补气安中,兼和诸药。煎加姜枣,既协苏叶、葛根散邪,又助人参、甘草扶正。诸药相配,补散并用,扶正祛邪,使风寒散,痰湿除,肺气舒,诸症自失。
  【鉴别】参苏饮与败毒散都有人参,均用于风寒表证,兼顾气虚之体。但参苏饮偏于理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内有痰阻气滞者;败毒散则偏于解表,主治风寒湿邪在表之证。
  麻黄细辛附子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麻黄二两(6g) 附子一枚(9g) 细辛二两(3g)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
  加减葳蕤汤
  【方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生葳蕤二钱至三钱 生葱白二枚至三钱 淡豆豉三钱至四钱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 桔梗一钱至钱半 东白薇五分至一钱 大枣二枚 炙甘草五分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证候】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配伍意义】本方为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者设。阴虚外感,滋阴则恋邪,发表必更劫其阴,汗源不充,则外邪不为汗解。治宜滋阴与发表并用。故方用生葳蕤(玉竹)滋阴润燥,滋而不腻,既资汗源,又润肺燥;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共为君。配葱白、豆豉解表散邪,助薄荷以逐表邪为臣。佐白薇清内热,桔梗宣肺止咳,大枣甘润养血,均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综观全方,葱白、豆豉虽性温,得葳蕤、白薇之寒,则无助热劫阴之虑;葳蕤之滋润,得葱白、豆豉、薄荷、桔梗之宣散,而腻滞无恋邪之忧。诸药合用,使表解热清,肺卫宣畅,则头痛、身热、咳嗽等症自除,而咽干、口渴,心烦亦减。
我信任百达,希望一次过关!学习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种信仰。
发表于 2011-9-9 13: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信任百达,希望一次过关!学习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种信仰。
发表于 2011-10-30 13: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信任百达,希望一次过关!学习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种信仰。
发表于 2011-12-8 12: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信任百达,希望一次过关!学习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种信仰。
发表于 2011-12-8 13: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信任百达,希望一次过关!学习是一种习惯,学习也是一种信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达感恩节特惠大促销活动

QQ|百达医学|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百达医学网社区 ( 京ICP备14026141号-1公安机关备案号码:13100015310 )

GMT+8, 2025-11-3 0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